-
-
用修整器修整法修整记存的步骤有哪些?
(1)修整下颌模型使下颌模型底面与牙合平面平行,模型座的厚度约为尖牙到前庭沟底总厚度的二分之一。(2)使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模型座的底面及牙弓的正中线垂直,后壁距离最后一个牙远中约二分之一牙冠宽。(3)将上下颌模型按照咬合关系咬好,以下颌关系为标准对上颌模型进行修整,上颌模型的后壁应与下颌模型在同一面上。(4)使上颌模型底面与下颌模型底面平行。(5)使上下颌模型的侧壁与前磨牙及磨牙的颊尖平行。(6)使下颌模型座的前壁呈弧形,与牙弓前部一致。(7)使上颌模型座的前壁呈尖形,前尖在中切牙之间。(8)将上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
-
-
刷牙时种植体周围有不适感
问题和考察患者6年前接受的种植治疗 ,由于主治医的工作调动,由其他医生继续种植病人的牙周维护工作,初次问诊时病人自诉刷牙时种植体周围有不适感,诊查时发现在种植体颊侧的MGJ附近存在有小的溃疡(图1)。图1 种植体的颊侧远中的软组织上可见黄色的溃疡。全景X线片上没发现有骨吸收现象(图2),发现在MGJ附近和种植体周围龈沟里有白色颗粒的存在(图3)。图2 当日的全景X线片上没发现有骨吸收现象。图3 种植体的边缘部可以隐约看到几个小颗粒,口腔前庭也可以看到散在小颗粒。问诊:有没有服用粉末状药物?回答:没有。问诊:用的是带
-
-
发育期牙列病例2.17
13岁的男性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如图2.42所示。全景片情况● 全景片确认了该患者4颗第三磨牙均存在。● UR3未萌出,牙冠略向远中倾斜,并接近UR4的牙根。● UR3根尖孔未闭合。● 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垂直阻生。● 未萌牙的发育无病理因素存在。全景片何时能确定患者第三磨牙是否存在?通过对西班牙人群的大样本量调查,研究者在6~14岁之间患者的全景片上可以发现第三磨牙牙胚的存在。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在X线片上的表象更为模糊因此更难判断。调查还显示日本人群第三磨牙的发育明显晚于类似的德国人群。图2.43显示的是该患者的头侧位
-
-
口腔门诊制度展板内容一览!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2、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3、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4、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各类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5、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消毒制度6、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7、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积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
-
-
上下颌7颗多生牙1例
【南阳市口腔医院放射科 夏东彬】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指正常牙数之外多生的牙齿。国外报道发生率1.04% ~ 2.00%,国内报道发病率0.3% ~ 3.8%。多生牙多数在上颌前牙区,其形态多为锥形或过小牙,单发病例多见,占全部多生牙病例的76% ~ 86%。在此报道1例患者上下颌共有7颗多生牙。患者,男,17岁,主诉“牙列不齐,要求矫治”。检查:全身情况良好,颅骨、颌骨发育正常。恒牙牙合,全口牙列拥挤,无缺失牙。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建
-
-
上颌侧切牙2-2型根管1例
【成都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张海元】患者女性,24岁。主诉因“右上前牙烤瓷冠修复术后3年余,反复肿痛1年余”来院就诊。口腔检查:右上尖牙至左侧切牙联冠修复稍唇侧前突,冠短小,无松动,烤瓷冠边缘不密合,牙龈变色;右上尖牙、侧切牙叩(++),牙周袋探查约3~4mm;右上23前庭沟粘膜见一包块隆起,米粒大小,呈球形,粘膜红肿,触痛明显,挤压见脓液渗出。X线根尖片示:右上尖牙至左侧切牙根管内可见不连续阻射影,根管治疗不严密,欠填,根尖处可见低密度透射影像不规则;多角度拍摄右上侧切牙根尖,发现独立双根管,
-
-
罕见“溶骨症”患者1例新闻报道
19岁的贵阳小伙强强(化名),8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怪病——溶骨症,这种病会造成患者骨骼逐渐溶解,而且发病原因不明,难以治愈,从此,小强强的牙齿渐渐开始脱落,直至整个下颌骨也完全溶解消失。11月12日,我院颌面外科多名专家教授经过精心手术设计和多次讨论,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全下颌骨再造术。1997年的夏天,8岁的强强突然感觉自己的牙齿很痛,他的父亲钟先生以为孩子患上了牙病,便把强强去医院检查了牙齿,却没有发现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强强的牙齿疼痛开始逐渐加剧,最后牙齿逐渐松动脱落
-
-
【盘点】细数牙周炎的N大罪状!
1-牙周炎增加非吸烟男性癌症风险?研究者对19933名随访26年后发现,基线报告牙周炎的男性中,总体癌症增加13%;晚期牙周炎(所剩牙齿<17)男性中,风险增加45%。牙周炎与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或黑色素瘤不相关,它们是此非吸烟者队列中最常见的3种癌症,但吸烟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33%(肺、膀胱、口咽、食管、肾、胃和肝癌;HR=1.33,95% CI 1.07~1.65)。与 无牙周炎和牙齿数量≥17的男性相比,晚期牙周炎男性吸烟相关癌症的HR为2.57(95% CI 1.56~4.21;P=0.0002)。晚期
-
-
牙医讲坛 | 沈刚教授:突面畸形分类的原理与临床意义【2】
沈刚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沈刚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口腔医学系主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颅颌面部软骨结构及其在矫形力牵张下软骨内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历年来在国内外口腔学术杂志上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著46篇(均SCl 收录)。在颌面部矫形、错合畸形全新分类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其原创的粘固式SGTB、A6隐形SGTB等临床技术为矫治东方人严重骨性错合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其首创的突面畸形分类等理论体系为正畸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机制依
-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整理
一、浅龋: 某患者,男,17岁。因上前牙边缘变黑要求治疗。 检查:左上1右上1近中面有一长椭圆形黄褐色区,探诊质软,两牙近中面各有一长约3mm、宽约2mm、深约 1mm的龋洞。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上1近中面浅龋,右上1近中面浅龋。 诊断依据:两牙近中面均有典型的龋病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浅洞。本例因为龋损仅限于釉质层,故患者无自觉症状。 
-
-
复合树脂美学修复要点
医患交流是美学修复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源自良好的医患沟通交流。通过聆听患者诉求了解其美学需求,可为美学修复目标的进一步制定奠定基础。良好的镜前交流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图1)。另外,医学数码摄影有助于获取和标记更多的医学信息,更便于医患交流,并可避免发生医患纠纷和提升美学修复的治疗水平(图2)。美学修复与治疗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着人文色彩,须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层面知识。医生的审美水平应高于美容就医者,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不断地帮助患者提升审美意识,不断拓展美学治疗领域,以获得更广泛的患
-
-
北一牙周#伴大动脉炎的牙周炎1例
作者:高巍,栾庆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血管炎,患病率为每年(1.2~2.6)/100万,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病损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其病因尚不明确,感染、自身免疫及遗传缺陷等都是可能的危险因素。美国风湿病学会对大动脉炎的诊断有明确规范,大动脉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如类固醇类)和手术(如血管成形术)等。由于大动脉炎可能不断进展并造成重要器官缺血,因此需长期监测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eacti
-
-
北一种植#种植体进入上颌窦
问题和讨论在外院进行上颌窦提升术7~8个月后,二次手术时发现种植体松动,在去除种植体时发生种植体进入上颌窦的情况。被介绍来我院就诊,于当日进行了进入窦种植体的去除术(图1、图2)。图1 来院时的曲面断层影像。图2 来院时的CBCT影像。 处理方法本病例准备采用上颌窦侧壁开窗术方法取出种植体。在患者拍摄曲面断层和CBCT前,让患者站起,前屈并左右摇晃头。因为多数口腔科医生让患者处水平位置进行治疗,种植体常落入上颌窦后部,所以要尽可能将种植体移动至方便取出的上颌窦前方。还有手术进行时,为防止种植体移位,患者拍
-
-
一例种植牙掉入上颌窦取出术
前日,一位同行朋友让我帮忙取出一颗掉入上颌窦的种植体,有些意思,总结如下。病史:女性,50岁,对医生信任。预备做双侧上颌7和下颌67共6颗种植。2周前就诊行右上7种植手术,右侧牙槽骨薄,牙槽嵴顶 距上颌窦底约5~6mm,拟行上颌窦提升术。种植体植入,敲击 种植体时突然落空,当时拍全景片发现种植体落入上颌窦内,贴附后壁处。不敢告诉病人实情。即在原重新植入一颗种植体。剩余的种植手术暂停。告诉病人上颌窦有轻微炎症,下次要简单处理一下。2周后我去会诊,才知道未告知患者实情,觉得处理起来可能有些棘手。最起码术后的四尾带压迫怎
-
-
口腔门诊常用英文缩写
口腔门诊常用英文缩写检查:PE ;诊断 imp;处理 Rx;根管治疗 RCT;全景片 X-ray示 ;小牙片 X-P;材料:氧化锌水门汀 ZOE;磷酸锌水门汀 ZPC;聚羧酸锌水门汀 ZPCC;玻璃离子水门汀 GIC;次氯酸钠 NaCI;生理盐水 NS;双氧水 H2O2;牙体:树脂充填CF;光固化充...
-
-
种植体周围牙龈出血
问题和考察患者因为(左上第4颗牙) 种植体周围黏膜不适为主诉来院。(图1),2年前接受种植治疗,每4个月检查复诊,但近几周因身体的不适没能坚持做好清洁,临床探诊有出血,X线检查后,没有发现骨吸收现象(图2)。图1 (左上第4颗牙) 种植体周围黏膜有不适感,来院就诊。图2 来院就诊时的X线片,没有发现骨吸收现象。处置方法现在的牙周治疗方法,是以机械性治疗中加入抗生素等化学疗法形成的机械化学治疗为中心的方式。近年来,抗菌性的光线力学治疗法(a-PDT)逐渐被关注(图3、图4)。a-PDT是指感光性药物在特殊光线的照射下
-
-
发育期牙列病例2.16
12岁的男性患者,因UR2异位转诊至正畸医生处治疗。该患者错牙合特点(图2.38)是什么?● II类2分类切牙关系。● 覆牙合较深。● 中线不调(上中线右偏2mm)。● 后牙近中尖对尖关系(双侧)。● 上牙弓中度拥挤。● UR3未萌,可能与UR2异位。上前牙咬合片(图2.39)提示什么?UR3未萌,在腭侧与UR2异位。UR3牙冠近中倾斜且与UR1牙根紧贴,UR1牙根可能有大量吸收。图2.40所示什么?拍摄了锥形束CT(CBCT),用于观察UR1牙根的情况。证实UR1牙根的吸收。该病患的主要问题● II类2分类错牙合
-
-
ZUGA:不看不知道,原来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进步了这么多!
自从1987年世界口腔临床医疗开始使用CT技术之后,医生对种植患者的诊断开始从2D变成了3D。根据CT获得的三维影像信息,医生在手术之前就能够对患者种植区域的骨组织状况进行深度了解,并以此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但是因为一些关键技术还不够成熟,CT技术在牙种植领域还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但在现在,数字化的种植技术经过高速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获得精确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将种植后期的修复信息融入到种植方案中。以患者CT影像信息和相关修复信息为基础,借助专业种植设计软件,就能够进行术前诊断和种植方案规
-
-
唇腭裂患者正畸扩弓与植骨时机的探讨
作者:常乐 王英男 刘红彦(通信作者)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大连 116011[摘要]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机及其成功率、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先后关系两方面讨论。牙槽突植骨的最佳时机为恒尖牙萌出前,其牙根发育1/2~2/3时。植骨前的快速扩弓有增大裂隙,扩大植骨量,降低植骨难度等优势,但
-
-
下颌后牙区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冉冉 孙旭 尚针针 张黎 梁星(通信作者)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西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 研究下颌后牙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因素,为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提高种植体存留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 76例患者行下颌后牙区软组织水平种植,共植入种植体 116枚。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种植体特征、种植体植入部位特征及修复体特征,在术后即刻、种植后3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12个月行锥形束CT检查,利用One Volume Vi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