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位点的处理
一、植入位点处理的目的
1、刮除肉芽组织,去除残留在骨面上的骨膜等软组织,避免纤维组织等软组织随种植体旋入预备的窝洞,影响骨结合。
2、提供一个将种植体骨内端涂层部分完全包裹的植入位点。植入位点是种植体粗糙涂层部分在骨组织内的最终位置,种植体颈部具有一定的宽度,与种植体长轴呈直角。而大多数缺牙后的牙槽嵴顶并非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拱形,且形态不规则,有锐利骨缘或骨嵴,宽度甚至窄于种植体颈部直径,不能将种植体颈部涂层部分完全包裹
这时我们不能以牙槽嵴最顶点最为植入位点,需处理植入位点的菲薄骨嵴,使其宽度尽可能大于种植体颈部直径。这一做法在后牙尤为重要。而在前牙区需要保留牙槽嵴顶的高度,修整牙槽嵴需特别谨慎。如种植体粗糙涂层部分不能完全没入骨组织则需要做引导骨再生技术。
二、植入位点测量法
管嵴距、窦嵴距是指下颌管距上壁或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但在临床实际设计中,管嵴距或窦嵴距的起点(最终植入位点)宽度要大于拟植入种植体颈部直径,这样才能将种植体颈部完全包裹在骨组织中。
三、植入位点的处理方法
所用工具主要有球钻或超声骨刀,其他工具与齿槽骨修整术的工具基本相同,由刮匙、咬骨钳、小骨凿等组成。手术中应注意咬骨钳握持方式,便于更有效的施力。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切开黏膜后,首先用刮匙去除植入位点骨面及周围的软组织,以免将纤维结缔组织带入窝洞影响种植体骨结合,并检查骨面是否平整。如遇较小的骨尖或骨嵴,可用大球钻平整,研磨时需用水冷却。如遇较大的骨尖或骨嵴,可用咬骨钳或者小骨凿适当修整骨面使其平整,并保留骨屑,以备植入时使用。直至形成一个平整的植入位点
口腔黏膜的缝合
一、口腔黏膜常用缝合针
缝合用针按照针尖形态可分为圆针和角针。圆针常用于质地柔软易穿透的组织。角针针头锋利有针刃,易于穿透坚韧的组织。
二、缝合用线
口腔黏膜缝线应具备的条件:①抗张强度大,柔韧性强,打结不易松脱;②表面平滑,容易穿透组织,不利细菌定植;③组织相容性好,炎症反应轻微。
三、缝合目的与常用方法
缝合的目的:是为了将切开的软组织创缘相互贴合并消除死腔,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某些情况下也可起到止血与重建组织形态结构的作用。
缝合的原则:初期关闭创口,保证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环,为组织愈合提供足够的稳定空间。
口腔种植手术中常用的缝合方法可分间断缝合和褥式缝合两种。
四、缝合的注意事项
1、缝合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血凝块,因为组织瓣内的血凝块会妨碍血管形成,瓣的内侧及邻圈部分应与新鲜血液接触
2、持针器应夹持缝针弯曲部稍前端的位置,以尽量减少缝针变形。
缝合前宜用生理盐水将缝线充分湿润,并及时用生理盐水纱布擦净缝线上的血痂,这样可以提高缝线的润滑度,便于在组织内穿行,减轻对组织的牵拉和撕扯损伤。
来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