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磨耗,不容小觑!
牙齿磨耗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现象,它是指牙齿在未经历龋病、外伤或者发育原因导致的牙齿表面的硬组织的缺损。从广义上来看,它还不仅仅出现在牙齿表面,也会出现在修复体上(包括补牙材料、固
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上)。
牙齿磨耗也有多种类型
1970年,Pindborg提出牙齿磨耗的分类,他将其分成三种类型:
牙齿磨耗
第一,即是牙齿磨耗,主要指牙齿和牙齿之间,或咀嚼过程中出现的牙齿物理性磨损,根据病因,还可以将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磨耗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主要发生在咬合面或牙齿切缘。这种
生理性的磨除其实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早期建立咬合时,有助于消除早接触点。而随着年龄增加,牙槽骨退变后,牙齿的磨耗有助于临床牙冠缩短,不至于出现咬合创伤。而病理性磨耗则一般表现为
超过正常量的磨除,多由紧咬牙、夜磨牙造成。
牙齿异常磨损
第二,称作牙齿异常磨损,这种情况主要指牙齿与外源物体摩擦,它的形成并不依赖于咬合。例如一些人有咬发卡、嗑瓜子、用力刷牙可能导致牙齿上出现缺损。尤其是长期的用力刷牙,经常会导致牙齿
的楔状缺损。当然,牙齿楔状缺损的病因包括但不限于此,另外,牙颈部应力集中导致的结构薄弱和酸蚀作用也是楔状缺损发生的病因。
牙齿酸蚀
第三,是牙齿酸蚀。这种酸蚀有别于致龋菌的产酸作用,此类酸蚀作用的为牙齿暴露于其他外源或内源性酸而出现的牙齿硬组织的损失。外源性酸包括酸性食物、饮料、药物、工作场所中的酸雾等;内源
性酸主要包括胃液返流(包括经常性呕吐、胃食管返流、妇女妊娠期等),加之舌头的反复摩擦,它常常导致牙齿舌侧面的磨耗。
过度的牙齿磨耗,后果很严重
首先,因为牙齿的过度磨耗,容易出现广泛的牙本质敏感,这也是诸多患者就诊的主诉要求。因为牙釉质的磨损,牙本质暴露,外界刺激更加容易传递到牙齿内部,导致牙敏感。
其次,因为过度磨耗导致的咬合关系破坏,不仅更多的食物嵌塞容易发生,还很容易出现咬合创伤,严重者还更容易出现牙齿折裂。
继而,咬合创伤和食物嵌塞使得牙周健康也受到威胁,牙周炎更加容易发生,而这又会加剧咬合创伤,进入恶性循环。
此外,牙齿磨耗直接导致的咬合垂直距离降低,还将间接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生的风险。
牙齿磨耗,如何治疗及预防?
关于治疗和预防,关键应当在于消除病因。对于一些导致牙齿病理性磨耗、磨损的病例,首先要杜绝不良习惯因素——比如告知患者停止咬硬物、用力刷牙等;部分牙齿酸蚀病人也应找到病因,尽力排除
导致这类疾病的可能。
其次,对于已经存在的过度磨损,一方面可以通过补牙或者其他修复体来恢复原先的外形,另一方面也应该着重评估大范围重度磨耗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是否应该抬高咬合到最初的水平,或重
新为其建立适合他的咬合关系。
来源: 史克牙医汇 作者:何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