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肥大的原因及表现
嘉友口腔
牙龈肥大的原因及表现
牙龈肥大是指牙龈的体积增大,是一种牙龈病常见的症状。牙龈肥大根据其致病因素和病理过程而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1.慢性增生性龈炎
长期的局部刺激所致,常见的如:口腔卫生不良,牙列不齐,废用,牙颈部龋洞,不良充填体,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部分活动义齿的卡环和鞍桥的刺激,口呼吸,错 畸形,鼻道阻塞等等。慢性炎症性牙龈肥大开始于龈乳头和边缘龈或两者的共同膨大。早期呈救生圈一样围绕牙颈部,以后逐渐增大到覆盖部分牙冠。一般只是龈乳头或龈缘的肥大,可为局部性的或全部性的。进展缓慢,无痛,除非伴有急性炎症或创伤。
口呼吸引起的牙龈改变:常见上前牙区牙龈炎和牙龈肥大,牙龈可发红、水肿。外露部分与不显露的正常牙龈分界明显。
2.急性炎症性肥大
(1)牙龈脓肿
急性炎性牙龈肥大是对异物刺激如牙刷毛、果核、虾蚌皮壳刺入牙龈的一种反应。牙龈脓肿是一种局限性、痛性而迅速发展的病变,通常为突然发病。一般都局限于边缘龈或乳头龈。早期呈红肿,表面发光,24~48小时即可自行破溃,有脓点,溢出脓性分泌物。邻牙常有叩痛。
(2)牙周脓肿
见于牙周病,同时伴有深牙周袋。
3.药物性牙龈增生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和体积增大。
长期服用抗癫癎药苯妥英钠(大仑丁),可使原来已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龈增生的程度与口腔卫生状况和原有的炎症程度有明显关系。
近年来有不少报告指出其他药物如环孢素和硝苯地平(心痛定)等也可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环孢素为免疫抑制剂,常用于器官移植或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
局部刺激因素虽不是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原发因素,但菌斑、牙石、食物嵌塞等引起的龈炎能加速病情的发展。
苯妥英钠所致的牙龈增生一般开始于服药后1~6个月时,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头和边缘龈,呈小球状突起于牙龈表面。继之,增生的乳头继续增大而互相靠近或相连,盖住部分牙面,严重时波及附着龈,使牙龈的外观有明显的变化。龈乳头可呈球状、结节状,有时增生如桑椹状,严重者可增生到切缘或 面,甚至全部覆盖牙冠,妨碍咀嚼功能,影响美观和口腔卫生。增生的牙龈组织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呈淡粉红色,一般不易出血。局部无自觉症状、无疼痛。由于牙龈肿大使龈沟加深,加之牙龈失去生理外形,缺乏自洁作用。增生过剧的牙龈可影响口唇闭合而致口呼吸,菌斑易于堆积。因此,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此时牙龈呈深红或紫红色,龈边缘部分易出血。增生的牙龈常将牙齿挤压移位,多见于上前牙区。
药物性牙龈增生常发生于全口牙龈,但以上、下前牙区较重。它只发生于有牙区,拔牙后,增生的牙龈组织可自行消退。
4.牙龈纤维瘤病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又名家族性或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为牙龈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增生。患者可有家族史。
本病可在幼儿时就发病,最早可发生于乳牙萌出后,一般开始于恒牙萌出之后,牙龈广泛地逐渐增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累及全口的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甚至直达膜龈联合处,以上颌磨牙腭侧最为严重。增生的牙龈可盖住部分或整个牙冠,以致妨碍咀嚼,牙也常发生移位。增生牙龈的颜色正常,组织坚韧,表而光滑,有时也呈结节状,点彩明显,不易出血。由于牙龈的增厚,有时出现萌牙困难。
5.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妊娠期龈炎的发生率与口腔卫生有关,良好口腔卫生发生率较低。
患者一般在妊娠前即有不同程度的龈缘炎,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且与血中孕酮水平相一致。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平。
妊娠期龈炎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为重。龈缘和龈乳头呈鲜红或发绀,松软而光亮。显著的炎性肿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肥大,有龈袋形成,轻探之即易出血,患者吮吸或进食时即易出血,常为就诊时的主诉症状。一般无疼痛,严重时龈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疼痛。
妊娠期龈瘤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间乳头,以前牙尤其是下前牙唇侧乳头较多见,常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刨伤性 的牙间乳头区。一般发生于妊娠第4~6个月,迅速增大,色鲜红光亮或呈暗紫色,质地松软,表面光滑极易出血,瘤体常呈扁圆形向近远中扩延,有的病例呈小的分叶状,有蒂或无蒂。一般直径不超过50px,仅严重的病例可因瘤体较大而妨碍进食或被咬破而感染。患者常因出血和妨碍进食而就诊。分娩后,妊娠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去除局部刺激物才能消失,有的患者还需手术切除。
6.青春期龈炎
青春期龈炎足指发生于青春期的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稍多。由于青春期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的变化比较明显,牙龈是性激素的靶组织,当内分泌改变时使牙龈组织对微量局部刺激物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青春期龈炎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龈缘,舌侧较少发生,唇侧龈缘及牙间乳头明显肿胀,乳头常呈球状突起,龈色暗红或鲜红,光亮,质地软,龈沟可加深形成龈袋,但附着水平无变化,探诊易出血。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刷牙、咬硬物时出血以及口臭等。
7.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在白血病中发生牙龈肿大者,最常见的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因牙龈肿胀出血而首先就诊于口腔科。不少白血病患者是在尚未出现其他明显的自觉症状时,首先由口腔科医师发现的,这就需要口腔医师能正确鉴别,早期诊断,避免误诊。
白血病时的牙龈肿大可波及牙间乳头、边缘龈和附着龈。牙龈颜色苍白或暗红发绀,组织松软而脆弱,表面光滑,牙龈肿胀常为全口性,且可盖住部分牙面。由于牙龈肿胀、菌斑堆积,加之大量不成熟白细胞浸润积聚,末梢血管栓塞,使龈缘处组织坏死溃疡和假膜覆盖,状如坏死性龈炎,严重者坏死范围广泛。有口臭,牙龈有明显的出血倾向,龈缘常有渗血,且不易止住,牙龈和口腔黏膜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患者常因牙龈肿胀出血不止或坏死疼痛而首先到口腔科就诊。及时检查血象有助于诊断!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口腔黏膜的坏死或剧烈的牙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疲乏、贫血等症状。
8.牙龈瘤
牙龈瘤是发生在牙龈乳头部位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临床表现为女性患者较多,青年及中年为常见。多发生于唇、颊侧的牙龈乳头处,舌腭侧较少见,为单个牙。肿块呈圆球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由几毫米至1~50px,有时呈分叶状。肿块可有蒂如息肉状,也可无蒂,甚底宽。一般生长较慢。较大的肿块可能咬破而发生溃疡或伴发感染。大的肿块还可以发生牙槽骨壁的破坏,X线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现象。牙齿可能松动、移位。
信息来源:北京口腔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