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备牙,你体验过吗? 科贸嘉友收录
越来越多的牙体牙髓医师将显微镜引入到根管治疗中。这样做显微根管治疗,不仅看得清、做的快,坐姿还相当的「优雅」。作为修复医师的你,却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相伴,是否有点「羡慕嫉妒恨」呢?
其实,显微镜在牙科治疗当中的应用,绝不应仅限于牙体牙髓,今天小助手就请到了牙齿修复科的潭淑仪医生,为我们分享她「显微镜下备牙」的体验。
谭医生你好,你是怎么想到尝试「显微镜下备牙」的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谭医生: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显微镜在口腔科应用的书,书中讲到显微镜可以应用在牙体牙髓治疗、外科治疗、修复治疗等等领域,我就想,作为一名修复专业的医师,我能否试试在显微镜下备牙呢?
于是,我做了以下的尝试:以铸瓷预备体为标准,分别在裸眼下和显微镜下,预备一颗右上中切牙,然后比较二者的预备体形态。
一、材料准备
仿头模一个,标准模型牙一副,右上中切牙塑料牙 2 颗,某风全瓷牙备牙套装。
二、坐姿对比
左图是显微镜下备牙,右图是裸眼下备牙,可见,尽管裸眼下备牙时腰背都可以挺直,但颈椎的弯曲是不可避免的,而显微镜下的坐姿则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如果配上显微镜专用的座椅就更加完美啦!
三、主要步骤
备牙过程就不过多说明,相信各位都是行家了!主要步骤及要求如下:
1. 切端预备:2.0~2.5 mm;
2. 唇面预备:1.2~1.5 mm,颈部平龈形成 1.0 mm 内线角圆钝的肩台;
3. 临面预备:大于 1.0 mm,颈部平龈形成 1.0 mm 内线角圆钝的肩台;
4. 舌面预备:舌窝处 1.0 mm,舌隆突约 0.8~1.0 mm;
5. 边缘修整:唇面和邻面形成 1.0 mm 内线角圆钝的肩台,位于龈下 0.5 mm;舌面形成 1.0 mm 内线角圆钝的平龈肩台;
6. 精修抛光
四、显微镜与裸眼备牙对比
重点来啦,预备完成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话不多说,直接看图!下图均为在蔡司显微镜下拍摄,具体放大倍数如下:
1. 唇面正面观整体外形(100 倍)
显微镜下预备 裸眼下预备
可以看出,二者整体外形相差不大,聚合度及预备量都相近。
2.舌面正面观整体外形(100 倍)
显微镜下预备 裸眼下预备
二者的舌侧整体外形也相差不大。
3. 唇面细节(250 倍)
显微镜下预备
裸眼下预备
从光滑度和连续性来说,显微镜下的预备体均优于裸眼下的预备体,显微镜下的唇面连续光滑,呈哑光色,肩台也更为连续。
4. 舌面细节(250 倍)
显微镜下预备
裸眼下预备
二者舌侧肩台形态、光滑度及连续性均相差不大,而舌窝的光滑度则差别较大,显微镜下预备的舌窝形态较为光滑连续,而裸眼下预备的牙体,舌侧切端略显锐利。
5. 整体外形(100 倍)
左侧为裸眼下预备体形态,右侧为显微镜下预备体形态,可见显微镜下预备量略微不足,且舌轴角的过度没有裸眼下预备那么自然,并有轻微倒凹。
总结
「显微镜下备牙」试验出于好奇心的探索,因此并不能绝对客观的比较二者的优劣。值得肯定的是,显微镜下备牙确实可以提高预备体的光滑度和连续度,这对铸瓷加工制作是非常重要的,足够光滑连续的牙体可以更好的减少铸造缺陷。不过限于本人的技术条件,显微镜下尚不能很好的判断距离的远近,因此对预备量的把控也不大好,相信大家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可以做得比我更好。
谢谢潭医生的分享。大家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尝试「显微镜下备牙」了呢?在提高备牙质量的同时又能和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说拜拜,感觉棒棒的。
来源:原创 史克牙e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