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反复肿胀伴舌尖溢分泌物,如何诊断
作者:吴平凡,雷振革,吴坚,陈林林,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病例报告
患者赵某某,女,20岁,2014年12月因舌下反复肿胀伴舌尖溢分泌物2年收入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患者2年前出现舌下反复肿胀,且舌尖部有分泌物流出,行抗炎治疗,肿胀可缓解,但不能完全消退。
5 d前口底舌下明显肿胀,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细胞穿刺检查:舌尖及口底囊肿伴感染。本院门诊以“口底皮样囊肿伴舌瘘”收治入院。临床检查:口底舌系带 根部可见一肿物(图1),大小约1.5 cm×1.5 cm,表面黏膜色泽正常,边界清楚,微突出于黏膜表面,质地中等,不活动,无压痛。舌尖处有一针尖大小瘘口,吞咽时或挤压口底包块可见舌尖瘘口处有黄色角 化物溢出。舌活动自如,无麻木感。
结合病史及穿刺检查考虑皮样囊肿可能性大。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口底皮样囊肿切除术+瘘管切除术,术中采取舌下正中纵行切口摘除囊肿,见肿物位于 黏膜下,钝性分离囊肿时,可见舌尖部有角化物溢出,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追踪瘘管从舌腹部一直到舌尖舌背部(图2),切除舌尖瘘口周围部分舌肌, 分层缝合伤口,口底留置橡皮引流条一根。术后病理:口底皮样囊肿合并瘘管形成(图3)。
2讨论
皮样囊肿属于胚胎发育时多功能上皮残留产生的先天性疾病,主要位于胚胎裂隙融合处。口腔部好发于口底正中,通常认为是胚胎发育时下颌骨、舌骨鳃弓在中线融合 时原始上皮碎片或残留内陷引起的。本病例中皮样囊肿位于口底正中靠近舌系带根部,笔者认为系第一、第二对鳃弓在中线融合时被埋入的上皮剩余或上皮碎片增生 发育而成。
皮样囊肿在成人中好发于20--30岁,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长的包块,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取决于其初期临床表现,位于口底区可因逐渐出现阻塞现象如说话 及吞咽困难而被重视,位于颏下区可被人误认“双下巴”而漏诊。囊肿生长缓慢,不易发现,如在青春期突然迅速增大,系皮脂腺分泌大量的皮脂和上皮脱落造成。
本例患者因舌尖处瘘口有豆渣样物流出而就诊,此亦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彩超、头颅CT或MRI等检查可了解病变的囊实性、准确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 解剖关系等。囊肿内毛发的强回声团块及声影是皮样囊肿的超声特征性表现,但尚不具备显示除毛发外其他皮肤附属结构的能力,故对病变的鉴别诊断尚需结合病史 及其他辅助检查,如细针吸取活检仍为明确肿物性质的首选。
皮样囊肿应与其他口腔囊肿相鉴别,如表皮样囊肿、囊性水瘤、神经纤维瘤、舌下腺囊肿。同时,还要与脂肪瘤、血管瘤及畸胎瘤相鉴别。术中可见与囊肿相连的瘘管 从舌腹正中部一直到舌尖背部,瘘口开口于舌背。患者否认舌背有外伤及手术史,但有过肿胀疼痛等炎症表现,因此瘘管可能是囊肿感染后形成或先天性的。如为先 天形成,笔者认为与舌的胚胎发育有密切关系。胚胎第5周时,第一对鳃弓内侧隆突迅速发育增长,并在中央部联合形成舌体和舌尖。
两侧的侧隆突如果在中线融合不良,则产生分叉舌、瘘管等先天性畸形,如果在中线融合时表面的上皮未能全部退化,残留上皮组织在出生后异常增殖、囊性变,即可 形成中线性上皮性囊肿,并发感染时亦可发生瘘管。本例患者瘘管在舌腹面正中,符合这一论断。手术切除是口底皮样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一般极少复发。虽然皮 样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病变,但仍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如恶变为鳞状细胞癌,因此宜尽早手术。本病例术中采取舌腹正中纵形切口进路可避开舌下腺、颌下腺导管、舌 神经、舌深动静脉等口底重要结构,因而出血少,损伤小,并便于操作;但切开时应注意舌下肉阜的后方正中部位,避免损伤下颌下腺导管开口。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12月第33卷第6期
相关资讯
推荐产品
- 翊山牌肩颈按摩器爽肩宝
- 零售价:198元 品牌:上海翊山 型号:ESN-OS4按摩披肩 翊山牌爽肩宝按摩器 ,怎么缓解低头族颈椎病? 司机肩颈病?为牙医职业病缓解疲劳、汽车司机及低头族必备品。肩颈按摩器哪个牌子好?全国服务热线 029-88651307
- 德国奥一正畸车针
- 德国奥一正畸车针 科贸嘉友029-88651307
- 宇森牙胶切断器
- 品牌:佛山宇森, 型号: C-L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