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症并发上颌骨骨髓炎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满族,农民。中等身材,身体消瘦,中度营养不良。患者以“2个月前开始,饮水时鼻部漏水”为主诉,于头颈外科就诊并收入院治疗。
病史:患者于6个月前右侧上颌不适,牙齿松动,自行拔除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并带下小块骨块;2个月前,左上颌牙齿松动,拔除左上颌第一磨牙后饮水时鼻部漏水。
患者10年前有右腿部骨折病史,行骨折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无功能障碍。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略肿胀、质硬、有压痛;上下颌牙列缺损,右上颌牙齿松动,牙根暴露,牙龈破溃,可见牙槽骨,左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高度明显降低,部分义齿,口腔卫生较差。
辅助检查如下。
(1)血液分析:白细胞(WBC)4.5×109/L,红细胞(RBC)4.48 ×1012/L,血红蛋白(HGB)128 g/L,红细胞压积(HCT)0.398,血小板(PLT)272 × 109/L。
(2)曲面断层片示:上颌骨低密度影,小块死骨形成,与周围骨界限清楚(图1)。
(3)上颌骨3D-CT示:右侧上颌窦壁及牙槽骨破坏消失,上颌窦与口腔相通,右上颌窦上壁硬化增厚,边缘见结节样钙化,左侧上颌骨局部破坏,见斑片状游离骨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
(4)其他部位X线表现:肋骨骨皮质显著增厚,髓腔狭窄,锁骨和肩胛骨也有同样改变,胸椎及腰椎体上下缘增厚致密,中间夹以松质骨,称为“夹心椎”(图2)。盆骨呈一致性骨密度增高影,骨小梁结构不清,右股骨骨折术后影像(图3)。
诊断:石骨症、上颌骨骨髓炎。治疗:局部抗炎后,行上颌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死骨摘除术(图4)。
术后恢复:口内创口愈合良好,无渗出,无感染。
2 讨论
石骨症是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硬化病,患者正常破骨细胞缺乏,骨吸收活动减弱,使钙化的软骨及骨样组织不能被正常骨组织所代替而发生蓄积,造成骨髓腔狭窄甚至闭塞、骨皮质明显硬化变脆,从而易发生骨折。
石骨症是一种由常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从遗传方式上,石骨症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方式不同,石骨症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可大有不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石骨症(autosomal recessive osteopetrosis,ARO),又被称为恶性型石骨症,主要见于婴幼儿,临床症状常在患儿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
患儿由于骨质变的致密而硬脆,因此易发生骨折和骨髓炎;骨的纵向生长受到破坏,导致身材矮小,并可在第一年内出现特殊面容,如巨头畸形和额部隆起。患儿颅骨的改变还可导致鼻后孔狭窄以及脑积水;骨骼的扩张可压迫颅神经孔,导致耳聋、失明、面瘫。据统计,听力丧失出现在78%的ARO患者中。出牙障碍和龋齿也很常见。
ARO患儿还常受到低钙血症、强直抽搐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威胁。而ARO患儿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是骨髓抑制,骨髓腔缩小或消失,影响了骨髓的造血系统,导致可危及生命的全血细胞减少,并继发髓外造血器肝肿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石骨症(autosomal domi?nant osteopetrosis,ADO),又被称为良性型石骨症,多在儿童后期或青春期起病,主要的并发症有骨折、脊柱侧突、髋关节炎、骨髓炎、伴随牙周脓肿或龋齿的颌骨炎等。脑神经受压少见,但也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大约5%的患者会出现听力和视力丧失。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迟,常偶然被发现,预后良好。本例患者即为此型。
石骨症患者在口腔颌面可以出现牙萌出延迟、缺牙、畸形牙、牙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形成障碍、牙釉质和牙本质钙化不全、牙周膜缺陷、牙槽骨筛状板增厚、下颌前 突、牙龋患易感、牙源性肿瘤发生、颌骨骨髓炎、不明原因的面瘫、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拔牙被视为石骨症患者的相对禁忌,因为拔牙极易诱发骨折和颌骨 骨髓炎。对石骨症引起的局限性骨髓炎,需完全切除病变区的骨质至未受感染的骨组织,创口周围软组织应在无张力下缝合。本例患者属良性型,手术及术后护理 完善,未引起术后感染,效果较好。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孙长伏)
相关资讯
- 《思念陪着鸿雁飞》阿古拉
- 假牙的正确摘戴方法
- 《岛屿说》雷佳
- 下颌义齿支持不足,稳定性差,没吸附力修改调整方法
- 《故园恋》徐霞
- 徐霞《三峡之书》
- 阿古拉《思念陪着鸿雁飞》
- 徐霞 廖昌永《远情》
- 骨增量
- 何炫丽《梅花赋》
推荐产品
- 德国奥一软组织修整车针
- 德国奥一软组织修整车针 科贸嘉友029-88651307
- 宇森根管治疗仪C-Smart-mini AP
- 重新定义无线根管治疗仪 C-SMART Mini AP
- 根管治疗耗材
- 根管治疗耗材,转换器、EDTA、清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