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常用指数
龋病常用指数
(一)牙齿患龋类型
1.窝沟龋
发生较早,窝沟龋的数量经常反映了牙釉质结构实际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口腔中对龋最敏感的部位。窝沟龋早期无外形缺损时难以发现,因此当观察到窝沟附近有色泽改变呈弥散的墨浸状时,应仔细用探针尖插入窝沟探诊,如尖头探针容易插入,且感觉有变软的被龋破坏的牙体组织,可判断为窝沟龋。一些较深的窝沟难以鉴别是否患龋,在进行实验性调查研究时应注意追踪观察。
2.邻面龋
较窝沟龋发生晚一些,乳牙多发生在4、5岁以后,恒牙在15~35岁增多,此后较少。与邻面自我清洁力差有关,在接触点容易发生。早期病变为龋斑,呈白垩状或黄色,失去牙釉质的光泽,在WHO调查标准中不按龋计。当发展到牙釉质出现缺损时用探针可以感觉到。但邻面特别是后牙容易漏诊,应特别注意仔细探查和与其他缺损的鉴别。
3.颈部龋
发生在牙龈缘,可为某一部位也可围绕整个牙龈缘。
4.根面龋
发生在老年人,进展较快。
(二)龋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
龋病患病率是指被检查人数中患龋人数的百分比,表明某个时点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患龋率=(龋病患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病发病率是一定时期内人群中新发生龋齿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龋病发病率=(新发生龋齿人数/受检人数)×100%
无龋率是被检人群中没有患龋的人数的百分比。
无龋率=(受检人群中无龋人数/受检人数)×100%
(三)恒牙龋患的评价
通常使用DMFT、DMFS、DFT、DFS等指数。
代号定义:D(decayed)指临床检查口腔内存在的因龋坏尚未修复的牙。M(missing)为因龋丧失的牙。有的统计将M分为两类,使用Mi—重度龋坏要拔除的牙;Me—因龋已丧失的牙。F(filled)表示因龋坏已做充填的牙(不包括因非龋疾患做的充填)。
1.DMFT指数
患者龋病的牙齿数目。依次记录健康牙、龋坏牙、因龋而填充的牙齿和失牙数。一组人群的DMFT均数就是受检人群中个体平均患龋齿数。Klein(1938年)提出检查龋病常用的指数为DMF指数。其理论依据基于牙齿硬组织病变是不可能痊愈的,凡是发生龋病之后,在口腔中或患牙上总是留下某种程度的记录,在检查时可以看到患者口中的龋齿损害,因龋而拔除后的失牙区,或是充填治疗后的牙齿。DMF是一种不可逆的指数,测量一个人的龋病经历。
DMFT指数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没有进一步限定条件时,只能以牙齿为单位比较患龋的严重程度,一颗牙齿有4-5个牙面,而DMFT指数不能对各牙面的患龋情况进行比较,1颗牙的1个牙面患龋和3个牙面患龋时都只能记录为10这种指数所获结果显然是比较粗糙的,不能更精确地反映患龋严重情况,因此依据龋病记录的详细程度,提出了DMFS指数。
2.DMFS指数
准确地反映患龋程度,"S"为龋病累及的牙面数,DMFS更具敏感性。对龋病预防药物的效果评价时常使用DMFS指数,这是因其更能反映龋病的严重程度。
为了使临床试验更为敏感,还可将DMFS中的D成分进行分级,如将龋齿为a、b、c三级,a为釉质龋,b为釉质和牙本质龋,C为累及牙髓。若对DMF3种成分做分别检查则更能进一步反映口腔保健状况,提供更多的信息。
(四)乳牙龋患的评价
由于替牙期存在乳恒牙的交替、为了更精确地表达儿童的患龋状况,世界牙科联盟(FDI)提出dmf适用于5岁以下,5岁以上则使用def。而WHO调查标准提出,乳牙由于有生理性的脱落和因龋拔出的情况存在,在是否因龋失牙上容易混淆,故提倡使用df。其判断失牙的标准是:9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如乳磨牙或乳尖牙,即为因龋丧失。9岁以上不再区分失牙的原因是因龋还是生理性脱落,可按未萌出牙处理。
1.乳牙龋患评价指标
1944年,Gruebble提出dmft与dmfs指数。为了与恒牙区别,乳牙龋的代号使用小写字母。目前,常用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拔补牙数deft,龋拔补牙面数defs,龋补牙数dft,龋补牙面数dfs等指数表示。各英文符号的意义是:d:需要治疗的龋齿;f:已处置的患龋牙;e:因龋患应拔除的乳牙;m:因龋丧失的牙。
有的学者提出使用龋拔补牙数或龋拔补牙面数说明儿童患龋情况较好。也有主张使用龋补牙数和龋补牙面数的。
dmft指数={(d牙+m牙+f牙)/受检者人数}×100
dmfs指数={(d牙面+m牙面+f牙面)/受检者人数}×100
deft指数={(d牙+e牙+f牙)/受检者人数}×100
defs指数={(d牙面+e牙面+f牙面)/受检者人数}×100
2.乳牙龋齿分型和龋齿预防标准及其应用
从预防角度来看,患龋率和龋均很难对龋齿患病状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很难根据这种状况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和方法,以及确定预防策略。提出新的龋齿分型和预防标准。
龋齿分型
(1)沟裂龋:第一、第二乳磨牙的咬合面龋,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舌侧面和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颊侧面龋。
(2)上前牙龋:上乳切牙的所有牙面龋和乳尖牙的近中牙面龋。
(3)后牙邻面龋:乳尖牙的远中邻面龋,第一乳磨牙的近远中邻面龋和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邻面龋
(4)后牙颊舌面龋:第一乳磨牙的颊舌面龋,上颌第二乳磨牙的颊侧面龋和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舌侧面龋。
以沟裂龋为例:
患龋率:患龋型人数的百分比
沟裂龋患龋率=(患沟裂龋人数/受检人数)×100%
患龋严重程度:龋型牙面数在患该龋型儿童所有牙面的百分比。
沟裂龋严重程度=(沟裂龋总的牙面数/患沟裂龋人数的所有沟裂牙面数)×100%
龋齿分布:龋型占总牙面数的百分比
沟裂龋分布=(沟裂龋总的牙面数/所有龋牙面数)×100%
采用DMFT或DMFS指数只能说明一定人群中患龋的平均数,在无龋率较高的人群中,龋均显然很低,不能说明患龋人群的龋病严重程度。此外,DMFT、DMFS指数没有表达龋型,而通过龋型可分析龋病不同病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这一标准突出龋型,严重程度及分布情况,因而能具体描述不同人群的患龋情况。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即未将下前牙和下尖牙的各个牙面、上尖牙的颊舌面和第二磨牙的远中面的患龋情况统计在内。
(五)龋失补牙数和牙面数的计算方法
由于各类牙齿牙面数不同,在调查时应按照表15-3进行计算:
表15-3 龋失补牙数和牙面数使用方法
DMFT/dmft | DMFS/dmfs | |
一个近中面患龋的牙 | D(d)=1 | D(d)=2 |
一牙面有充填体另一牙面有原发龋 | D(d)=1 | D(d)=1 F(f)=1 |
一个牙面既有原发龋又有充填体 | D(d)=1 | D(d)=2 |
可疑龋 | 不记分 | 不记分 |
一个龋失牙 | M(m)=1 | 后牙龋失M(m)=5 前牙龋失M(m)=4 |
(六)根面龋指数(RCI)
根面龋的患病率常用Katz指数(1980年)来描述根面龋的患病率,该指数是用患龋与充填的暴露根面做分子,用患龋与充填的暴露根面及无龋的暴露根面之和做分母:
RCI={(患龋的暴露根面+充填的暴露根面)/(患龋暴露根面+充填的暴露根面+无龋的暴露根面)}*100
由于非活跃性根面龋没有包括在katz的根面龋指数(RCI)中,因此在根面龋状况的报告中必须就术语"根面龋"所包括的内容做出说明。每个牙有4个根面,用冠修复的根面不能计为充填面,而应分开计录,不应包括在上述公式中。能接触口腔环境的根面称为暴露根面,这意味该面的牙龈已达釉牙骨质界,口腔细菌能直接到达该面,修复冠达牙龈的根面不计为暴露根面。根面龋的发病率表达为每100暴露根面每年新发龋面数。
(七)显著性龋均指数
12岁儿童是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对于大多数国家该人群的调查数据相对来说容易获得,很容易在学校开展研究工作。2000年,WHO口腔卫生署Bratthall博士提出显著性龋均指数(Significant caries index,SiC),关注12岁儿童人群中具有高患龋分数的个体。作为一个可得性强、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研究群体,12岁也作为全球监控龋病的年龄,用于比较和监控各国口腔疾病趋势。不仅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诸如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质量、结果等方面也非常有用。
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儿童患龋情况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趋势。首先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这种口腔健康状况改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氟化物的利用、增进的口腔卫生和合理的饮食模式。1981年,WHO和国际牙科联盟根据当时世界各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制定出全球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提出到2000年所有国家12岁儿童平均DMFT指数不超过3。
尽管患龋率出现了惊人的下降,龋病仍然是一个不能根除的重要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低患龋率人群中的具有高患龋风险的亚人群。Winter(1990年)参照WHO提供的世界各国的12岁儿童龋患水平资料,比较1989年和1980年发现,发达国家中恒牙龋均小于3的国家百分比由13.8%上升到41.7%,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步,恒牙龋均小于3的国家百分比有66.3%变为64.7%。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5~17儿童的平均DMFT指数为7.1,80年代晚期该指数为2.5,下降了65%。目前,WHO口腔资料数据库中的国家增加到184个,其中128个国家达到了这一目标,约占70%,这128个国家代表了世界85%的人口。
龋均指数评价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已不能满足患龋率较低这一社会现实的要求,有必要采用敏感度更高并反映龋患分布模式的指数来描述患龋状况并评价该人群中预防保健措施的有效性。
根据Bratthall的提议,SiC指数是12岁儿童中1/3数量具有高患龋分数个体的平均DMFT指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个体的DMFT指数大小将12岁儿童排序。
(2)选取人群中具有高DMFT指数的1/3数目的个体。
(3)计算这部分亚人群的平均DMFT指数。
WHO协作中心在网上提供了计算SiC指数的简便直接的方法。只要将个体序号和相应的DMFT指数或平均DlFT指数和相应的区段人数输入该网页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中,即自动计算出该目标人群的平均DMFT指数和SiC指数。也可以将该数据库存人计算机中进一步使用。另外,如果没有网络的帮助,直接利用计算机中的Microsoft Excel软件同样可以计算出SiC指数。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数据较少时可根据Microsoft Excel数据库的常规运算方法得出平均DMFT指数和SiC指数,数据较多时最好通过WHO协作中心提供的计算手册中的公式辅助计算机算出SiC指数。
表15-4的资料显示,BratthaLL D计算出各国或地区的SiC指数,可以看出,各国龋均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大,但它们的SiC指数差别较明显,除瑞典外,其他国家的SiC指数都大于3。
表15-4 各国12岁儿童的龋均指数和相应的SiC指数的比较
SiC指数法国 | 德国 | 南非 | 美国 | 瑞典 | 斯里兰卡 | |
12岁儿童DMFS指数 | 2.07 | 1.72 | 1.71 | 1.97 | 0.98 | 1.44 |
4.63 | 4.11 | 4.30 | 5.21 | 2.82 | 3.58 | 3.58 |
Bratthall基于SiC新指数,提出新的全球口腔健康目标为:2015年12岁儿童的SiC指数不大于3。在法国、德国、南非、斯里兰卡、瑞士和美国等国家,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数据表明具有最佳龋健康的2/3个体和1/3龋健康最差个体的差别很明显,后者的平均DMFT指数是前者的5~37倍。这一新目标不仅要求人群的平均DMFT指数,而且更着重于人群中龋患的频率分布。
Burt认为"人群预防方法"和"目标哲学"策略之间存在差别,正确预见龋病患病情况是困难的。他提出了预防的三级模式:第一级是以人群为基础的预防措施,目的是降低总体的患龋水平。第二级是注意有高患龋水平的地理区域。第三级是注意高患龋个体。Bratthall将这个思想应用到SiC指数的概念上,认为应当着重寻找有高患龋水平的省、地区、城市、城市中的社区或学校,引入加强的预防措施。这种地理亚区域的选择正反映了社会分层的存在,考虑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别和不平衡。同时,对于没有明确范围的地区,如果其SiC指数高于一般水平,可对高危个体采用特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SiC指数仍然使用了平均指数,而DMFT指数是目前全球广泛使用且易于接受的龋病患病尺度。它是DMFT指数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SiC指数集中于被忽视和需要注重保健的群体。如果关注口腔健康的公共卫生项目直接作用于人群中的1/3需要注重保健的个体,那么可采取更持续和目标化的公共预防措施。"过去的患龋经历"是未来患龋风险的最重要且确切的指证。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将降低这部分易感人群在其未来成年生活中的治疗花费。但是SiC指数仅仅指出人群中一部分高患龋分数个体的存在,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国家、省、市或某特定人群仍需探索适合自己的策略及方案,降低这一指数。由于SiC指数提出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在其对特定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的指导意义上有较深的认识。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