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如何展开口腔预防工作?——听听郑树国教授如何谈
建设防治结合型医院,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进程要求,促使医院由单一医疗服务,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模式转化的重要契机,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2016年是健康中国建设元年,健康与预防分不开,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口腔疾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和较低的治疗率,针对我国居民的口腔疾病,预防工作怎么开展?有哪些平台和机会?带着这些问题,《今日口腔》近期采访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郑树国教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科创建于1980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口腔预防科。其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的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WHOCC-CHN26)为我国培养了多批预防人才。
受访者:郑树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保健科主任
口腔预防科医疗特色和交流平台
Q1目前,全国很多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甚至一些二级口腔专科医院都有口腔预防科,您能简要介绍一下预防科的职能和工作吗?
A郑树国教授:
与其他公共卫生专业不同,口腔预防工作的开展除了有公共卫生的特点外,还与口腔临床技术密切相关,如一级预防的窝沟封闭、局部用氟,以及二级预防的预防性树脂充填等都需要临床技术来支持。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以下简称“北大口腔预防科”)而言,其医疗特色包括医院门诊和社区地段两部分。
医院临床工作主要包括儿童口腔疾病和成人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的诊疗,除常规的临床治疗外,更注重整个疾病全面且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现预防特色。如高危人群龋病的评估和管理、个体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和个性化的口腔卫生指导等。在诊室设计上也更突出椅旁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
社区地段临床工作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如定期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局部专业用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学龄前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等,还包括建立社区口腔健康档案,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工作。社区地段临床工作主要是探讨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以便推广。这种多年探索出的模式也成功地运用到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项目当中,体现了地段工作潜在的巨大价值。
此外,北大口腔预防科还承担了较多的社会方面的工作,包括参与国家口腔卫生标准、工作规划和规范的制定,国家口腔卫生政策的咨询,国家口腔疾病防治项目的管理,全国爱牙日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第一、二、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实施和调查报告的起草工作,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全方位参与,还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口腔预防医学》1~5版的主编单位。
同时,北大口腔预防科还承担口腔保健用品的临床试验等工作。
Q 2 口腔预防科如何加强科室建设?在学术交流方面有哪些平台和机会?
A郑树国教授:
科室建和学术交流离不开医院有力的支持。在国际层,北大口腔于1981年被界卫生组织首次批准为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WHOCC-CHN26),该中心的办公室就设在预防。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国家级“口腔公共卫生新进展高级研讨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口腔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项目管理经验等相关培训,促进了中国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
北大口腔预防科不仅在北京主办两次世界口腔预防医学大会(WCPD),而且还积极参与这一盛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让中国走向世界。在亚太地区,中国还是亚洲口腔预防医学学会(AAPD)的创始国之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每年都会代表中国参加理事会与其他国家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北大口腔预防科成功在北京举办两次亚洲口腔预防医学大会,推动了亚洲口腔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还有如亚洲首席牙医官会议(chief dental officer)、参与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参加口腔医学领域的IADR和FDI会议以及其它国际口腔学术会议,与世界知名院校和教授保持密切的交流和合作,都有益于学术交流,提高科室的影响力。
口腔公共卫生项目举例
Q3 请您举例介绍口腔预防科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A郑树国教授:
目前我们参与的最大的项目是“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2014年更名为“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该项目是由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开展的一项工程,对我国适龄儿童进行免费的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局部用氟和口腔健康教育,并对当地口腔医师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已覆盖全国东中西的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该项目的国家项目办公室和国家技术组的骨干成员中,北大口腔预防科占了很大比例,可以说北大口腔为这个项目的实施和开展做了大量工作。该项目不仅使这些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下降,其接受的口腔健康知识对口腔健康的维持,甚至全身健康都有益处。除了公立医院,现在民营机构也开始主动参与。该项目不仅提高了大众的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而且也促进了口腔预防队伍的建设。另外,2012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北大口腔预防科牵头,选择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青岛市口腔医院分别代表三级口腔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地市级口腔医院,开展口腔疾病防治结合试点一期工作,主要探索在医疗机构如何开展口腔疾病的防治结合,如椅旁的健康教育等。目前已进入二期,仍由北大口腔预防科牵头,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试点。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计生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牙防所等机构建立互动、互联机制,对如何利用现有卫生计生网络,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机制探索,预计年底将有相关报告产出。这两期工作主要探讨口腔疾病防治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模式,也为健康中国的实施从口腔领域进行探索奠定了基础。
Q4“口腔疾病防治结合试点项目”一期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A郑树国教授:
一期主要探索如何在医疗机构开展口腔疾病的防治结合,分别针对牙体牙髓、儿童口腔、口腔修复、牙周、黏膜、种植、口腔外科、正畸和预防科共9个科室的就诊患者制定了椅旁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除椅旁健康教育外,同时提供一份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健康处方,由医师注明患者就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目前这些核心信息在上述三家医疗机构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对椅旁口腔健康教育进行了成本核算,为可持续性开展这项工作并寻求政策的支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郑树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保健科主任。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儿童口腔医学院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去欧美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及部级以上科研基金13项。在国内外知名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60篇。作为主编和编者,出版专著十九部。
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