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牙周健康】听专家怎么说,看前沿研究怎么讲......
【关注牙周健康】听专家怎么说,看前沿研究怎么讲......
(转)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专家观点】重视牙周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王左敏教授
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牙周健康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牙周病患病率高,对口腔健康危害广泛且严重且严重。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的患病率较高,而治疗率相对较低。国外有文献报告,牙周病影响全球近90%的人;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亦显示,国人牙周健康率在中年(35~44岁)和老年(65~74岁)人群均仅为14%左右。
牙周病对口腔健康的危害较大。牙周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支持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人们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进而影响全口牙齿,而一旦出现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则很难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治疗亦有一定难度。如果不进行干预,牙周炎会造成持续的牙槽骨丧失,最终导致牙齿缺失,牙槽骨丧失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后期的义齿修复,严重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
第二,牙周病学与口腔各学科关系紧密腔各学科关系紧密。
牙周病学作为一个学科,与口腔其他各科均有密切联系。例如,根尖周炎可以引起根尖周牙槽骨的吸收;一些黏膜病,疱疹、天疱疮亦会发生在牙龈上;牙周炎症影响牙槽外科的治疗;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基牙牙周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咀嚼功能的发挥;正畸治疗通过加力来实现牙周骨组织的改建,牙周健康亦影响正畸治疗;影响种植治疗,种植医师很早就开始呼吁要重视患者牙周状况,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医师还是重视不够,随着时间推移,不重视牙周而带来的种植后问题逐渐显现。对于种植治疗,若无足够牙槽骨支持,种植就如同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种植前务必检查患者牙周状况,若有牙周炎而不趋于稳定时,则禁忌种植;种后1个月亦要及时复查,检查牙周情况。
由此可见,牙周健康是牙髓根尖周病、口腔修复、正畸、口腔种植、口腔内科手术等各种口腔治疗的基础。
第三,牙周健康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已引起口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有充分证据表明,与牙周病有关的疾病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病、呼吸道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类风湿关节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牙周炎之所以会影响全身健康,因为其制造了一个持续的慢性局部炎症,而其他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机制亦均为炎症。牙周组织通过血管、神经与整个机体发生联系,局部炎症可以播散到达全身各处。有研究证实,牙周炎活跃期内造成的影响,在炎症控制后,甚至牙列缺失后,其影响仍会持续。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医疗的目的应该由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转变。因此,我们要重视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以减少其对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危害。
【前沿研究】
1.激光优势及抗菌光动力治疗尚存争议
2015年2月出版的新一期《牙周病学2000》(Periodontol2000)杂志,在线刊发了一篇巴西学者关于激光在牙周治疗中应用的最新概念及发现的综述。
约50年前,有动物试验证实,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伤口的愈合速度更快,基于此,激光开始被应用于牙周治疗。经红色及红外激光照射后,细胞生长因子产量增加,进而通过影响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而参与促进伤口愈合过程。
高强度激光可用于减少牙本质敏感。其中,高强度的Er:YAG激光,在不规则的根面,可以产生较弱的炎症反应,可以有效清除牙根面玷污层,促进细胞以及血液中成分的增殖和附着,可作为牙周非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法,用于根面的生物改型。低强度激光通过各种生物学机制,诱导生长因子,在再生治疗中经常被用于促进组织的愈合。在免疫抑制的小鼠中,证实可作为牙周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是通过光照激活光敏物质从而破坏细胞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去除菌斑生物膜以及牙周病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中。
尽管有大量数据证实激光治疗的优点,但在牙周病及种植体周围疾病的治疗应用中,激光真正的优势及抗菌光动力治疗效果尚存争议。而目前关于激光应用的研究以体外试验为主,且文献中激光参数(例如波长)的变化非常大,导致文献的比较更加困难。(李菲编译)
2.牙周病增加心血管风险
加拿大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女性,牙周病显著增加其未来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包括观察期前已患牙周病者以及观察期内新发牙周病者。该论文2015年1月9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 ClinPeriodontol)。
该研究对39863名年龄大于45岁且在基线期无心血管疾病的白人女性进行了平均15.7年的前瞻性群组研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合随时间发展的牙周状态改变情况(已患牙周病者18%,新发牙周病者7.3%,从未患牙周病者74.7%)评估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果为,已患或新患牙周病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均较高。新患牙周病的女性,患主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MI)、缺血性卒中、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的校正风险比分别为1.42[95%可信区间(CI)为1.14~1.77]、1.72(95%CI为1.25~2.38)、1.41(95%CI为1.02~1.95)和1.27(95%CI为1.06~1.52);已患牙周病的女性,患主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的校正风险比分别为1.14(95%CI为1.00~1.31)、1.27(95%CI为1.04~1.56)、1.12(95%CI为0.91~1.37)和1.15(95%CI为1.03~1.28)。(张翼飞编译)
3.代谢综合征增加牙周病风险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S)可能是导致其患牙周病的风险因素之一,但尚需更大样本量、来自不同人群的完整信息来支持该结果。该论文2015年1月11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 Periodontol)。
该研究纳入125例2003-2006年间有完整医疗记录的日本老年牙周病患者。分别在基线期及各随访期通过临床附着水平(CAL)记录研究对象的全口牙周状况。在随访期内,若有2颗及以上的牙齿发生≥3mm的纵向附着丧失,即被认为出现牙周病发展。运用多变量泊松回归模型结合稳健误差方差评估代谢综合征(由优化的日本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标准Ⅲ所定义)和牙周病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对患者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基线期余留牙数量、基线期临床附着水平、拜访牙医的模式和刷牙频率等因素均做了校正。
结果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7.6%(27/125)。校正了其他协变量后,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牙周病的几率是未患代谢综合征者的2.6倍。(张翼飞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