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闻纵览】微型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修复效果如何?
转: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巴西的一项研究显示,4颗或2颗微型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可以达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标准,且最少能达到2颗标准种植体的满意程度,但微型种植体的存留率不如标准种植体高。该论文于2015年8月20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 Dent Res)。
该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20例男性和女性无牙颌患者,随机植入4颗微型种植体、2颗微型种植体或2颗标准种植体。结果为,4颗微型种植体、2颗微型种植体和2颗标准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的种植体存留率分别为89%、82%和99%。
伊朗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年龄、男性性别、体力运动少及吸烟与咀嚼功能不良相关。该论文于2015年8月20日在线发表于《社区牙科和口腔流行病学》(Community Dent OralEpidemiol)杂志。
该横断面研究纳入8691名伊朗成年人,采用经过验证的调查问卷探究其咀嚼功能。结果为,总计11.24%的成年人咀嚼功能不良,24.8%的成年人咀嚼功能居中。与女性相比,男性成年人更易出现咀嚼功能不良。
潜在类别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P<0.001)、男性性别(P<0.05)及体力运动少(P<0.05)与咀嚼功能不良相关。与重度吸烟者相比,不吸烟的成年人出现咀嚼功能不良的几率更低(P<0.05)。
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
丹麦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5年的随访期间,得到普遍改善;最常见并发症是义齿不适合及口腔黏膜炎症,后续并发症对OHRQoL 有一定影响。因此,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时,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该论文于2015年8月13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杂志》(J Oral Rehabil)。
本研究共对65例患者(共戴用83个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并发症的判别。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1~2个月)和随访期间(治疗后1~5 年)采用OHIP-49量表对OHRQoL进行评估。结果为,基线、治疗后1~5年与治疗前相比,OHIP量表得分显著改善(P<0.05)。
瑞典一项研究表明,亲水性种植体(Neoss Proactive)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可在负荷一年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上的评估,且进行骨增量和未行骨增量部位间效果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于2015年8月17在线发表于《临床牙科种植与相关研究》(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
研究纳入50例患者,共植入159枚种植体,92枚种植体植入时同时行骨增量,另40枚种植体植入上颌时同时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分析在种植体植入后及安装修复体后的种植体稳定性。结果为,负荷一年后有两名患者的两枚种植体失败,种植存留率为98.7%,其中一枚是在未行骨扩增区,另一枚在上颌窦提升术区,愈合部位及骨扩增术部位的存留率分别为98.5%和98.9%。
我国第四军医大学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侧壁开窗法上颌窦底提升(SFE)除了有术后短暂水肿和阻塞外,在愈合期后对窦底黏膜厚度和窦口开放性并没有显著影响;窦底黏膜的增厚和小的假性囊肿不应成为SFE的禁忌证。该研究于2015年8月17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 Oral Implants Res)。
研究纳入53例患者,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在手术前、手术后和分期种植体植入前分别进行了锥形束CT拍摄。结果为,术中有4例出现了膜穿孔。SFE后窦底黏膜即刻出现肿胀(P<0.0001),但在平均7.51个月的愈合期后该差异消失;手术后窦口开放出现短暂阻碍的现象;窦底黏膜的增厚或假性囊肿与正常病例相比并非膜穿孔的不利因素,且SFE的实施并未引起窦黏膜增厚或假性囊肿恶化。
可反映牙周术后愈合?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牙周手术后,局部龈沟液内骨膜蛋白水平短暂上升,骨膜蛋白对于结缔组织的成熟与稳定至关重要。该研究于2015年8月19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 Clin Periodontol)。
该前瞻性观察对照研究,运用组织学、蛋白及mRNA 技术分析牙周手术后软组织、口腔液体和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为,两组龈沟液中的骨膜蛋白水平均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这种趋势在牙周炎患者组表现得更明显;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观察到骨膜蛋白发生短暂而微妙的变化;骨膜蛋白mRNA水平与骨膜蛋白水平形成对比,可能反映了慢性炎症时的潜在的转录后调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