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修复试戴调合
正中调合
1.只有在修复体完全就位以后才能进行调合
2.先取下修复体,让患者再习惯性的最大牙尖交错位咬合,记录牙齿此时的位置以及牙齿咬合与接触的完整性
3.找出预备体相邻的两个可以牢牢咬住13um厚的咬合膜的牙齿。
4.放入修复体,观察患者作为参照的邻牙是否仍能咬住咬合膜,如果不能,说明修复体在牙尖交错位上由高点。
5.将食指放在患者颏部,使下颌沿弧形开闭,直到下颌逐渐引导至最后退位,再让患者闭口至牙齿出现第一个接触点。让患者指出牙齿的接触位置,如果时修复体接触,则修复体有高点,需要调合。
6.嘱患者用力咬合并尽量使所有牙齿接触。
7.如果下颌向修复侧偏移,则需要调改上颌舌尖的颊斜面或下颌颊尖的舌斜面
8.如果下颌向远离修复侧偏移,可能需要调改一下两个接触点中的一个:上颌颊尖的舌斜面与下颌颊尖的颊舌面之间的接触点,或是上颌舌尖的舌斜面与下颌舌尖的颊斜面之间的接触点。
9.取一片与修复体等宽的薄咬合纸,用Miller镊子夹住,放置在修复体与对颌牙之间,让患者咬合。再取下修复体,只调磨相应牙面上的印迹点,此时不要管修复体上的其他印迹。如此反复,直到下颌没有明显的偏移并且相邻的上下颌牙齿能够咬住咬合膜为止。(由于颌骨与关节的弹性,对侧牙弓能够咬住咬合膜并不
能作为确认修复体已经调合充分的依据。
10.将一窄条咬合膜在修复体上让患者咬合来检验调合量。将咬合膜侧向拉出时所遇到的阻力与在邻牙上所遇到的阻力应该相同。理想情况下,正中牙合位时前牙无接触,并且不能咬住13um厚的咬合膜。
非工作侧调合
1.将咬合膜置于修复体与对颌牙之间,嘱患者紧咬牙,然后让下颌移动到修复体对侧牙齿进入工作关系
2.在牙尖交错位,咬合膜能被紧紧咬住,但一旦非工作运动开始,咬合膜就能很轻易地从修复体和对颌牙之间拿下。如果不能用咬合纸确定接触部位。
3.非工作侧调合时,在上颌舌尖的颊斜面与下颌颊尖的舌斜面上的印记必须去除。
工作侧调合
1.让患者下颌移动到修复体侧为工作侧的位置关系,磨除上颌舌尖的舌斜面与下颌舌尖的颊斜面上的接触点
2.是否去除上颌颊尖舌斜面与下颌颊尖颊斜面之间的接触,取决于所要建立的牙合关系。
1)如果建立尖牙保护牙合或相互保护牙合,应该调磨这些接触点
2)如果要建立组牙功能牙合,这些接触是必需的,其高度只减低到不使尖牙失牙合为止
3.在侧方运动时,有动度的牙齿可能会在咬合纸上留下错误的信息,可将手指放在被修复牙以及邻牙的颊面来确定其侧方运动时的动度。
前牙牙合干扰
1.患者再次在后退位咬住咬合膜,然后前伸下颌。
2.调改上颌牙远中斜面和下颌牙近中斜面,以消除前伸牙合干扰
3.前伸运动时,前牙应该有接触。因为前牙可以使后牙在前伸运动时脱开,因此这些接触点是必须的。如果可能,应该有两对或更多的牙齿参与前伸牙合引导。
来源于口腔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