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期牙列(病例2.4)
这是一个全科牙医转诊的病例。该名女性患者I类错牙合,轻度拥挤,LL6严重龋坏,无法保留。患牙有间歇性的夜间痛,使其在夜间痛醒。图2.8是由全科牙医提供的最近的全景片。
图2.8
该患者的年龄
9~10岁。
第一磨牙的牙根发育完成,最常见于9.5岁左右。
全景片上最主要的特征有哪些?
● 混合牙列。
● 切牙已萌出。
● LL6严重龋坏;可见远中根根周感染,有临时修复体存在。
● 除第三磨牙以外所有恒牙都存在(LR8可见早期牙胚发育)。
● 第二磨牙的牙冠发育完成。下颌的根间区域已开始发育。
牙医认为LL6无法修复。你的意见呢?
拔除LL6,并考虑拔除UL6防止其伸长。左侧第三磨牙缺失意味着拔除UL6的方法不理想。但下颌右侧第三磨牙正在发育,结合患者年龄考虑,第三磨牙可能可以随之完成发育。或者UL6可暂缓拔除,先拔除LL6以后控制UL6位置。
虽然患者有疼痛,拔牙不能延误,但拔牙时机还是需要考虑。为了确保下颌第二磨牙的萌出位置,他们的发育位置应靠前一些,LL6应在6个月内拔除。这也要取决于下颌所需间隙,如果存在拥挤,需要拔牙矫治,LL6的拔除最好推迟,直到LL7萌出。这样所产生的间隙就可以解除拥挤。
其他局部问题
图2.9中明显的牙列异常有哪些?
双侧下颌侧切牙和尖牙移位。
图2.9
这种异常如何分级?
牙移位根据发生部位、牙齿类型和位置分级。这种双侧的移位分级为Mn.C.I2.
真性移位和假性移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真性移位是牙冠和牙根都发生移位;假性移位只有牙冠发生移位。
牙移位的病因是什么?
牙移位是一种包括基因和环境的多因素疾病。
牙移位发生部位的分布
牙移位最常见于上牙列,特别是上颌尖牙。中切牙和磨牙不常见。上下颌均为双侧牙移位较单侧牙移位少见。在双侧移位病例中,不对称的双侧移位非常罕见。
图2.10的上颌牙列特征有哪些?
图2.10
早期恒牙列患者,UL3腭侧错位萌出。左上颌乳尖牙滞留。UR6轻度发育不全。
治疗方法
拔除滞留且阻挡恒牙的乳尖牙。
恒牙通常在牙根发育的什么阶段萌出?
牙根完成75%左右时萌出。
图2.11中有哪些明显的牙列异常?
图2.11
ULE和LLE低位咬合。
低位咬合的常见性
最常见于乳磨牙,发生率为5%~11%。
低位咬合按严重程度如何分级?
低位咬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当患牙垂直位置低于邻牙即可确诊。中度患牙低于邻牙触点,重度患牙位于或低于牙槽嵴。
制订治疗方案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 低位咬合的分级。
● 是否存在继承恒牙。
如果存在继承恒牙,且为中度低位咬合,需要怎样治疗?
不需要主动治疗,因为乳磨牙会在预期时间内正常脱落。这类型病例中拔除患牙的指征包括重度低位咬合,在邻牙触点以下可能影响邻牙倾斜度,且对颌牙伸长。
图2.12中该名15岁男性患者的牙列特征有哪些?
图2.12
● 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为融合牙。
● LL5缺失。
● UL5,UR5和LR5阻生。
● LLE,ULE和LRE滞留。
● 尖牙和前磨牙的牙根发育滞后。
融合牙和巨大牙的区别是什么?
巨大牙是大于平均值两个标准差的异常牙。与融合牙区分点为牙面没有切迹,牙齿形态正常,全牙列数目正常。巨大牙最常见于上颌中切牙和第二前磨牙。邻近牙齿之间有硬组织连接时即形成融合牙。
图2.13中的牙列特征有哪些?
图2.13
● 乳牙列。
● I类切牙关系。
● 下中线左偏。
● LLB和LLC融合牙。
图2.14中的牙齿情况如何?
图2.14
磨牙切牙矿化不全(MIH)——表现为区域性的釉质实质缺陷,在系统发育时影响一颗或多颗恒磨牙,伴或不伴切牙损害。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还不清楚,但有证据显示多氯联苯二英暴露与MIH相关。营养,出生和胚胎因素,急性或慢性疾病及治疗的相关性证据较弱,氟化物和母乳喂养的证据更弱。
MIH将如何增加未来正畸治疗的复杂性?
严重病例:
● 切牙粘结难度加大。
● 需要拔除磨牙(被迫或选择性)。
来源于口腔领航
相关资讯
推荐产品
- 宇森龋显光固化机DB-686
- 新款光固化机DB-686+龋齿探测两用机,全金属超小机身,机头可360度旋转,更贴切医生临床操作,让你一上手就舍不得放手,可拆卸电池也方便更换。
- 龋齿指示剂
- 龋齿指示剂
- 宇森根管产品
- 宇森医疗新品上市发布超声根管荡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