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牙,没想到却感染了病菌,罪魁祸首竟是治疗用水。昨日,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方法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专家指出,牙科治疗用水遭到污染的情况目前十分普遍和严重,已经给牙科患者带来了健康隐患。
北京地区5台口腔综合治疗台里,只有一台仪器用水质量达标;广州某大型口腔医院32台综合治疗台的入水口、三用气枪和高速手机的水样有污染……外地专家介绍的最新调查情况令人忧心,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称,目前牙科治疗水污染的情况在全国都非常普遍,湖北省情况也一样。
北京口腔医院医务处处长苏静介绍,通过对北京地区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质量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牙科用水质量堪忧,甚至低于生活用水质量。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由狭窄而细长的管道组成,易被细菌污染并形成生物膜,在治疗过程中,定植于其中的菌落经常会被水流冲刷下来,这些细菌可随水流进入患者口腔,也可通过由超声洁牙机、高速涡轮手机产生的气溶胶被患者或者牙科医务人员吸入呼吸道,从而导致感染发生。
研讨会上,苏静还分享了一组实验数据:次氯酸(微酸性电解水)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消毒效果,无论直接用于口腔中清洁牙齿,或用于牙科设备组合水管道内的预防污染系统,效果都非常明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消毒检测中心副主任李新武介绍,国外已经将次氯酸应用于治疗用药和食品行业消毒。 (1) 诊疗区域的清洁与治疗室接触范围做隔离防护。 (2) 清洁综合治疗台水路及下水管道,方法:冲洗水路2分钟,抽吸式冲洗吸唾器30秒,冲洗痰盂下水管道。 (3) 准备和检查所需诊疗物品。 (1) 当病人的面,凡医生助手操作时接触的区域,用避污膜隔离,并准备一次性的材料和相关治疗所用到的物品。 (2)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 (3) 为医生的病人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病人基本防护用品包括,防污胸巾、护目镜等。 (1) 戴手套操作时,避免接触医用防污膜覆盖外的部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 为减少医护人员手套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治疗过程中应采用避污隔离技术,更换手套,加戴塑料薄膜手套,使用后即弃;使用一次性纸巾取物,用后即弃;设备、物表遇污染后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3) 尽量使用强吸吸引气雾和唾液,减少对诊疗环境的污染。 (4) 取用调拌材料时,容器内取材不能污染,用干燥清洁或无菌器械取出未用完的材料,不能回收。使用树脂材料时,应将材料放于纸板或洁净器械上递与医生,不可直接挖去材料。 (5)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医护戴乳胶手套,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 一次性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弃”,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包括手套、病人胸巾、治疗巾、吸唾管、医用防污膜等。一次性口镜、镊子、探针等用后置于锐器盒内。 (2) 可重复使用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使用后保湿存放于器械回收盒内,密闭运送供应室。 (3) 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尽快送供应室或清洗消毒间清洗灭菌。 (4) 手机每次使用后,踩脚踏控制板冲洗水路30秒,减少手机回吸污染。建议使用防回吸手机或使用防回吸装置。 (5) 每治疗一个病人后,清洁吸唾管道和痰盂,更换避污膜;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6) 擦拭消毒治疗区域所有接触面,更换三用枪工作尖并擦拭消毒与机身连接外,擦拭消毒吸唾管与管道接口处。 (7) 洗牙和拔牙后的病人要做到牙椅表面一人一消毒。 (1) 牙椅水路的清洗消毒:冲洗水路2分钟,独立水源式牙椅式牙椅或超声波洁牙机水路保持干燥过液。 (2) 吸唾管道、痰盂及其下水管道的清洁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1000毫升以上冲洗,并升高牙椅保持管道干燥过夜。 (3) 诊室不存放污染器械过夜。 (4) 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5) 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污染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开处理。全天开诊前职责:
诊疗操作前:
诊疗过程中:
诊疗后:
全天诊疗结束后: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