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方式 种植体植入后,须在其上接入一个基台,以完成牙冠修复。目前内连接、锥度连接、平台迁移(platform switching)已是种植体――基台连接的主流设计,医师们也大多选择此类种植体。
虽目前公认种植体的内连接最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须使用外连接。因为内连接是由基台部位向下的突起嵌入种植体的内部,种植体须有一定受纳空间,在种植体直径较小时由于此空间的存在导致种植体本身强度下降,此时须选择外连接,后者是由种植体向上的突起嵌入基台内部,种植体本身强度即可得到保证。故在骨量较小须植入较小直径种植体,且又不能减小负荷时,外连接的种植体或为一种选择。
目前国际上有采用氧化锆与钛加工而成的合金,可使其强度远大于纯钛,采用该材料可制作出具有足够强度的内连接小直径种植体,但目前尚未引入国内。
颈部骨质吸收 既往种植体植入后皆会在1年内出现颈部的骨质吸收,研究者经多年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认为造成种植体颈部周围骨质吸收的两大因素为细菌及基台――种植体连接部位的微动。基台――种植体连接间的缝隙中滋生的细菌由接口处溢出,可致接口相邻处约0.5mm范围的炎症,从而导致种植体颈部骨质吸收;接口位置微动可导致微动部位成骨障碍。平台迁移理念即是将接口向中间转移,使微动远离骨面,再加上锥度连接可以达到冷焊样效果(无微缝隙、防细菌渗漏、无微动),即可避免或减小因细菌渗漏及基台微动所导致的颈部骨质吸收。但临床上发现,一段式的种植体同样会出现颈部骨质吸收,这说明除了以上两大因素外,种植体颈部应力集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故并非完全没有微动的锥度连接就绝对好,微动对于缓冲颈部应力、缓解颈部骨质吸收也具有一定作用。
防止颈部骨质吸收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现防止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的最有效措施是平台迁移及锥度连接。平台迁移理念指的是:基台-种植体连接处向中间迁移,可减小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
有学者发现当较大直径的种植体与小直径基台连接时,可大大减小种植体颈部骨吸收;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是由于此种连接方式导致种植体与基台接口向中间迁移,从而使该连接部位的细菌及微动向中间迁移,远离了骨结合区。从此原理分析,我认为平台迁移的理念除了指将基台连接口向中间迁移以外,向上迁移远离骨面(软组织水平种植体)也可同样达到减少颈部骨质吸收的效果。目前国内很多专家将“platform switching”翻译为“平台转移”,但我认为翻译成“平台迁移”更符合上述机理。由于细菌是一个导致颈部吸收的重要因素,所以采用锥度连接设计以确保基台接口处无细菌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另外,为方便后续修复操作,在种植体与基台接入时最好有一滑动就位的过程。
种植体设计的目的为尽量将剪切力转化为压力,且尽量将应力分散到合适的位置,种植体大致常见外形分类可分为根形、柱形、双向锥度外形。早期的Straum man、Branemark系统就是柱形设计的代表。
目前市面上常见根形设计的有Anthogyr、Ankylos、Replace等种植系统。
双向锥度外形是目前最新的种植体外形设计,即在种植体的上、下部分均存在锥度。
早期的种植体表面为机械光滑面,植入后主要依靠种植窝骨壁的新骨向种植体表面长入,即距离成骨,此时任何种植体的微动即可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结缔组织,从而早期种植体导致骨结合失败,故早期机械光滑面种植体要求尽量减少种植体与邻近骨的距离,此距离常据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来判定――初期稳定性越好,说明其距离越近。
目前的种植体表面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粗糙表面,植入后成骨细胞可直接附着于其表面并增殖成骨,即接触成骨方式。具有接触成骨特性的种植体在植入后,在骨创面修复目前主流种植体成骨的过程中,种植体的表面很快就有骨细胞的沉积及成骨,可较快度过骨结合进程的危险期,故目前的种植系统在初期稳定性较小的情况下已经能够顺利地完成骨结合进程。
周磊,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口腔种植学会高级会员(Fellowof InternationalTeamforImplantology);国际口腔种植学会中国区前教育部主任;中华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澳门口腔种植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