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对种植体临床成功标准进行了长期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处于争论阶段,且不断在完善中。下面列出常见的两项标准,供大家参考。
一、Albrektsson和Zarb标准(金标准)
Albrektsson和Zarb在1986年提出了牙齿种植体成功的标准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使用的最为广泛,被当做种植体成功与否的“金标准”。
1、种植体在行使功能时无任何临床动度;
2、种植体周无X线透射区;
3、种植体修复1年后垂直骨吸收每年应小于0.2mm;
4、种植体周黏膜组织健康;
5、种植体成功率:5年末上颌为85%,下颌为90%,10年末上颌为80%,下颌为85%;
6、种植后无持续和(或)不可逆的下颌管、上颌窦、鼻底组织的损伤、感染及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二、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种植牙成功标准
1995年,我国在珠海召开的全国首次种植义齿研讨会上,在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专家们通过充分讨论提出以下种植牙成功评价标准:
1、种植体在行使支持和固位义齿的功能条件下,无任何临床动度。
2、放射学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无透影区。
3、垂直方向的骨吸收不超过种植手术完成时植入在骨内部分长度的1/3(采用标准投照方法X光片检查)。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3,种植体不松动。
4、种植后无持续和(或)不可逆的下颌管、上颌窦、鼻底组织的损伤,感染及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以上标准中任何一项未能达到均不能视为成功。按上述标准,五年成功率达到85%以上,十年成功率要达到80%以上。一个种植系统或一个实施种植义齿治疗的单位达到上述标准,才能被认为有开展此项业务的资格。
来源于牙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