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失败的原因
种植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它可以是单牙种植或多牙种植,其疗效可以评估,据报道种植体留存率为95%。然而,种植体脱落导致的种植失败致使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结果会令人失望。而对患者来说,则会增加额外的治疗以及相关费用。
大多数种植失败为早期失败——即失败发生于修复治疗前或修复治疗后不久。而远期失败通常是指修复阶段的失败或是种植体周围发生边缘骨丧失和感染。
种植失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 患者相关因素(全身情况,吸烟,骨质量以及口腔卫生情况)
· 种植体相关因素(种植体表面,形状,位置等)
· 医生相关因素(咬合力,负载时机,修复体周围是否便于清洁等)
这一章节中会简要讨论如何对种植修复体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通过一系列病例的介绍向读者解释种植失败的原因。
各种修复并发症及与种植修复相关的种植失败
种植失败不仅仅是指种植体出现问题,上部修复体的失败或并发症对于最终结果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治疗前,就应该告知患者种植修复后需要长期维护、修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种植失败。
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失败包括以下几项:
·螺丝松动
·螺丝折断
·粘结失败
·瓷层折断
螺丝松动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并发症,这个问题通过再次旋紧螺丝就可以轻松解决。
相对来说,螺丝折断比较难处理。在大多数螺丝折断病例中,螺丝下端尖部与种植体连接较松,使用尖锐的探针就可以将其取出。有些病例中,则需要使用到由各系统自行设计的专用取螺丝装置来取出断端螺丝。
粘结固位的修复体通常选用暂时性粘结剂,这种粘结剂性质较软。由于种植体无牙髓组织,因此不会产生微渗漏的问题。使用这种软质粘结剂可以较容易地去除上部修复体,不会产生螺丝固位可能引起的螺丝松动或螺丝折断于基台或种植体内的情况。但是,有时可能发生修复体脱粘现象,需要再次粘结。
瓷层折断或瓷层从金属内冠或瓷内冠上分层剥脱下来,也是种植体修复中常见的并发症。不同于牙齿,种植体与牙槽骨是发生骨结合,不存在牙周膜,无法缓冲咬合应力,减轻震动。因此,任何不适当的咬合力都有可能引起修复体瓷层的折断或剥脱。同时如果修复体金属或氧化锆内冠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表面瓷层就更容易发生折断和剥脱现象。
种植体支持可摘上部修复不会发生上述并发症。但事实上,研究显示对于无牙颌患者而言,相对于固定种植修复,种植体支持的活动修复体可能发生更多的并发症,同时也需要更长期以及更细致的维护。
何为常见的种植体美学失败?
目前种植体要获得骨结合和较高的远期成功率以及留存率是相对容易的。但要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对于临床医生,则是一个挑战。种植治疗的目的是要为患者提供一个与邻牙相匹配的逼真的修复体。
在种植领域,常会用到“红色美学”和“白色美学”。前者是指种植体周围组织包括种植体两侧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及外形、颜色和质地需与邻牙协调。白色美学,则是指种植修复体应该在大小、形状、外形、质地以及颜色等方面均与邻牙相匹配。
在这里要重申一点,治疗前需要充分考虑牙槽骨以及其他组织的三维尺寸,制订完善的以修复为目的的种植治疗计划,可以避免产生美学问题。有文献报道,拔牙的同时,行即刻种植更容易造成美学失败,尤其易发生于牙龈严重退缩以及临床牙冠较长的患者。唇侧骨板厚度不够,同样会引起严重的牙龈退缩,同时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透露出下方金属结构而呈灰色。
因此,术前进行彻底的美学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需求,处理每一个病例。在早期阶段,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种植失败的临床病例
病例1
LR6由2颗种植体修复。2颗种植体之间距离过近(图.1)。通常情况下,单个磨牙缺失仅需植入单个直径较宽的种植体即可。影像学显示这2颗种植体周围有大量的骨丧失(种植体周围炎表现)(图2)。
图.1 下颌磨牙由2颗位置不恰当的种植体联合修复
图2 影像学显示2颗种植体相合并,彼此之间距离过近,已经丧失了25%~50%的支持骨组织。
病例2
LR5种植修复,种植体-基台连接处有残余粘结剂未被清除,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图3)。
图.3 影像学显示下颌前磨牙种植体。冠没有完全就位,可见过量的残余粘结剂,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炎。
病例3
LL6种植体周围可见一呈凹坑状的骨下缺损(图.4)。种植体周围几乎一半的支持骨均被破坏。种植体上部修复体外形过大,在龈缘处有大量菌斑滞留。同时LL5发生了继发龋。
手术翻开进一步确认在种植体颊、舌侧均有广泛的骨丧失(图.5A,B)。去除感染的肉芽组织,使用0.2%的氯己定将种植体周围彻底冲洗干净,运用颗粒小牛骨及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治疗(图.6)。冠颈部修整外形,以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
图.4 下颌磨牙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LL5继发龋。
图.5 手术中可见种植体周围呈凹坑样骨下缺损。
图.6 GBR术后,骨下缺损内可见骨充填材料。
病例4
患者前牙3个单位的固定桥修复,UR1和UL2为种植体(图.7),存在美学问题。为了纠正修复位点的软组织缺陷,修复体选用粉色瓷层,这样可以调整牙齿的大小和外形。但是该病例左上两种植体颈部金属外露,周围黏膜存在炎症,同时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下方透出灰色。
图.7 修复体选用粉色龈层纠正了软组织缺陷,种植体颈部暴露影响美观效果。
病例5
患者先天缺失侧切牙,同时由于外伤UR1缺失。UR1种植修复。该种植冠大约有2mm 的牙龈退缩,与UL1相比,该修复冠较长(图.8A)。这是由于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深而导致的(图.8B)。
图.8 种植体植入过深,引起牙龈退缩以及修复冠过长。
病例6
这个病例展现的错误比较典型,临床医生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位置选择不正确。该病例UR2准备行种植修复。然而由于软组织缺损,种植体肩台(边缘)暴露。同时种植体植入过深(图.9A),方向过分偏于唇侧(图.9B)。种植体植入位置不理想,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美学失败。
图.9 种植体植入过深以及太过唇侧,最终导致美学问题。
病例7
此病例中UR1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导致严重的美学问题。种植体周围黏膜退缩,种植体颈部金属暴露(图.10A)。种植体唇侧组织感染、肿胀,存在深牙周袋。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大面积骨丧失(图.10B)。
图.10 种植体植入位置不恰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
病例8
在这个病例中,左上后牙区3个单位的螺丝固位固定桥修复。UL4腭侧区域瓷层断裂(图.11)。
图.11 3个单位的种植固定桥发生了瓷层剥脱。
病例9
这个病例使用种植修复,效果较差。在上颌前牙区,存在严重的美学问题(图.12A)。
下颌有一颗种植体位于LR1和LR2之间的外展隙区域,这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不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图.12B)。
大多数修复体都发生了崩瓷,治疗效果不佳(图.12C)。LR5种植体周围溢脓,存在种植体周围炎(图.12D)。
该病例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图.13)种植体修复存在一系列问题。LR5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完全丧失,LL3发生了种植体周围炎,LL6冠与基台未完全密合。
图.12 该病例临床效果差。多个修复体失败,发生了种植体周围炎,还存在美学问题。
图13 全颌曲面断层片进一步证实LR5种植失败,其他种植体存在种植体周围炎以及修复体与基台不密合。
病例10
该患者上颌牙列缺失行种植修复,种植体周围存在严重骨丧失,造成了严重的美学问题(图.14A)。大多数种植体周围支持骨吸收达1/2义齿修复。
图.14 (A)上颌牙列缺失行种植修复,种植体发生广泛的种植体周围炎。(B)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证实UL4、UL5种植体已脱落。
病例11
72岁女性患者,行下颌3颗种植体支持覆盖义齿修复(图.15A)。5年复查发现左侧远中1颗种植体发生了种植体周围炎(图.15B)。在随后的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进一步发展,在种植体周围形成了弹坑样的骨缺损(图.15C)。
由于随着患者年纪变大,身体越来越虚弱,而无法保持种植体周围以及义齿下端的口腔卫生,从而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图.15D)。
对于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而言,义齿内阴性固位装置的折断也是经常碰到的问题,尽管通过椅旁操作便可以进行更换,但这仍然会给患者带来麻烦。
图.15 (A~C)这3张放射片间隔5年拍摄,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不断丧失。 (D)口内照显示口腔卫生差,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存在炎症。
病例12
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及固定义齿上部修复体均会采用传统修复治疗中所使用到的人工牙。然而不考虑义齿的固位方式,单纯从功能牙牙合角度比较,种植义齿要远远高于传统义齿,且与天然牙相近。因此会引起种植义齿快速的功能性磨耗,有些患者2~3年内就会发生(图.16),而一旦发生义齿磨耗就需要重新制作义齿。因此在种植治疗前,术者就应该告知患者这些可能存在的额外花费。
图.16 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义齿发生了严重的磨耗。
小结
在之前的章节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种植体的评估,治疗计划的制订以及如何成功地完成种植治疗。“种植体可以使用一辈子”的概念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章节中笔者通过一些病例的展示,总结了发生种植并发症、种植失败及上部修复体失败的原因。完善的治疗计划可以有效避免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长期的维护期治疗也同样重要。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的口腔卫生情况以及定期的复诊都是保证种植体最终成功的重要因素。
来源;口腔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