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8651307

牙医—我们只有好产品

www.jykm88.com

首页口腔热点 最近的研究有·服抗骨质吸收药患者,拔牙有颌骨坏死风险?

最近的研究有·服抗骨质吸收药患者,拔牙有颌骨坏死风险?

2015年12月18日14:42  人气:-

服用抗骨质吸收药的患者,拔牙有颌骨坏死风险?

  一项来自比利时的研究发现,在使用抗骨质吸收(ARD)药的患者,特别是肿瘤患者中,存在拔牙术后药物治疗相关的颌骨坏死(MRONJ)风险,而这一风险可以随着拔牙方法的改良而降低。该论文11月3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 Clin Periodontol)。

  研究人员对PubMed/MEDLINE、EMBASE以及LILACS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性搜索,选择了关于用ARD药物治疗的患者,并提供了与此药物相关的拔牙术后颌骨坏死发生率的研究。在患者水平对MRONJ的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评价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对MRONJ的影响。

  结果为,拔牙术后MRONJ的风险在由于肿瘤因素使用ARD的患者中明显升高,改良拔牙术能够降低这一风险,并发现了一些潜在危险因素,例如合并用药及既往已存在的骨髓炎等。(陆慧 编译)



三因素影响婴幼儿龋病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几乎全部美国印第安婴幼儿在36个月之前均已患有龋齿。龋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含糖饮料、家庭规模较大及母亲相关因素(母亲年龄与龋失补牙数),但仍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该人群中的龋病情况。该研究11月6日在线发表于《社区牙科和口腔流行病学》(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杂志。

  研究者招募美国北部平原部落社区的妊娠期妇女参加关于龋病和龋病危险因素的纵向研究。对婴幼儿进行标准化的口腔检查,并由其母亲在基线时和婴幼儿4、8、12、16、22、28和36个月时完成问卷调查。检查内容为龋齿表面特征,问卷收集了人口、饮食及行为因素的数据。非参数二元测试和逻辑(Logistic)回归模型用来分析36个月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用来分析龋坏严重程度(乳牙龋失补数)的相关因素。

  结果为,在232例患龋婴幼儿中,龋洞形成者为80%,另外有15%未形成龋洞者;龋均为9.6,总龋失补牙面中,接近62%的受累牙面为龋坏,31%为缺失,7%为已充填;Logistic回归表明,高糖饮料、基线时母亲年龄较小、基线时母亲较高的龋失补牙数及家庭中人口较多均为显著性(P<0.05)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母亲的龋失补牙数与儿童的乳牙龋失补数相关。(张慧 编译)



种植体周围炎软硬组织中可检测出钛和铁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种植体周围炎的软硬组织活检标本中可检测到金属钛和铁的存在,需要进一步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以澄清口腔种植体周围炎组织中金属元素/颗粒介导的特定免疫反应。该论文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 Oral Implants Res)杂志。

  该研究为前瞻性的初步研究,2个研究中心连续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选取其口内种植体周围炎的骨及软组织标本,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和偏振光显微镜(PLM)分析其中不同金属元素(钙、磷、钛、铁),同时研究组织学标本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情况。

  结果为,研究共选取12例患者的活检标本,7例为骨组织,5例为黏膜组织。在9例标本(75%)中,SRXRF结果显示了金属钛的存在和金属铁的关联发生。借助PLM可观察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中的金属颗粒。金属钛聚集多的标本中,淋巴细胞亦存在,而有金属颗粒存在的标本中则主要观察到M1巨噬细胞。(郭玉娇 编译)



氧化锆种植体单冠修复效果可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氧化锆种植体支持的单片二硅酸锂基陶瓷单冠修复治疗后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其生存率及成功率较理想,但仍需要更长期的临床观察来支持这一结果。该论文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 Oral Implants Res)杂志。

  研究共纳入24例须行单个种植体修复的患者,患者接受氧化锆种植体植入及预结晶单片二硅酸锂基陶瓷的单冠(SC)粘接修复。如果发生临床相关的骨缺损,但经后期修复达到临床可接受水平,则视为种植体存活(存留)。冠修复体出现微小剥落、小面积的粗糙(直径小于2 mm)、轻微可接受的边缘裂隙、牙冠略短或略长及可接受的色彩失真(小于1 Vita色度),视为种植体成功。利用开普兰-梅耶(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等级鉴定进行成功率/存留率分析并计算可能的组别差异(性别、种植位点、颌骨)。同时对患者报告结果评价(PROMs)进行分析。

  结果为,23例患者在单个种植体修复后3年复诊时,无单冠脱落或替换,存留率为100%。临床未发现修复体表面剥脱、碎屑。一枚单冠可见较明显咬合粗糙/不适,平均观察时间为31个月,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成功率为95.7%。与治疗前结果相比,PROMs显示该种植修复可长期恢复口腔功能、美观、感觉及语言等。(郭玉娇 编译)



促皮质骨形成,脱钙牙本质基质或有益

  韩国一项研究显示,在引导骨再生领域,通过术后平均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脱钙牙本质基质(AutoBT)显现出种植治疗中皮质松质骨形成并且可稳定维持的结果。虽然样本量很小,结果与AutoBT的其他短期随访研究是一致的。该论文11月8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J Oral Maxillofac Surg)。

  研究者采用锥形束CT扫描法测量移植骨的高度和宽度,并比较了术区在最终随访后(平均65.8个月)与即刻手术后骨区的变化。也采用骨移植后3~6个月的组织学发现评估皮质骨形成及边缘骨吸收,评估部位主要集中在骨重建能力。

  结果为,颊侧骨高度和牙槽嵴宽度的减少范围分别为从0.4~3.3 mm和0.4~4.2 mm。骨区的变化范围为8.1%~36.2%。除一例随访6年零7个月后发生颊侧边缘骨吸收1 mm的病例外,其余病例均皮质松质骨形成并且维持成功。(宝莎娜 编译)



儿童常见下颌骨骨折,丝线结扎有望成为替代疗法

  美国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辅助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的疗法,对于常见简单的儿童下颌骨骨折,研究者发现丝线结扎颌间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牙弓夹板及骨钉固位的方法。该论文11月8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J Oral Maxillofac Surg)。

  研究者对一位外科医师的手术记录进行检测,对其中2011-2015年在手术室中进行过下颌骨骨折治疗的5例患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患儿骨折相关信息通过专业术语进行检索得到,所得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治疗类型、固定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为,在上述5例患儿(平均年龄6.8岁)中,3例发生了单侧髁突颈部骨折,1例为双侧髁突头部发生了骨折,1例为髁突头部骨折伴髁孔区骨折。其中4例颌间固定采用了丝线结扎方法,另外1例采用了骨钉。上述5例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咬合问题,平均颌间固定时间为18.5天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网友热评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短信咨询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