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齿佳肌激动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的正畸治疗
迄今为止,功能矫治器的发展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功能矫治器的设计多样化,种类繁多,而且适应症和临床疗效都不尽相同。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功能矫治器的疗效是不容置疑的,当然,其疗效取决于矫治时机、病例选择、矫治器以及患者的合作性。
什么样的病例最适合选择 Andresen肌激动器?
回答:理想病例是安氏Ⅱ类Ⅰ分类均角或者低角青少年患者,轻度或者无拥挤,深覆盖≤11mm。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且具有良好的合作性。该矫治器对低角骨面型的男孩特别有效。Andresen肌激动器的疗效已经得到几代正畸医师的临床验证。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它对某些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而有些患者则更加适合选择其他的矫治方法,由此可见,病例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病例选择的五个主要因素:
根据文献报道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在选择 Andresen肌激动器进行双期连续矫治时,有五个决定性的因素。应当牢记的是“五个决定性因素”只是基本的原则。即使某一位患者有一、两项指征不符合这些指标,他也有可能对 Andresen肌激动器的矫治反应良好,但是,如果患者和这五项指标均不相符,则最好选择其他的矫治方法。
1,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深覆盖≤11mm,伴有深覆颌
Andresen肌激动器可以有效地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深覆盖以及深覆颌,确保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唇的生长发育以及功能。但是这种矫治方法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覆盖超过 11mm,则很难使上切牙回到嘴唇的控制范围内,除非下颌出现超长的向前方的生长量,或是允许上切牙过度舌倾。
如果不能将上切牙完全内收至嘴唇的控制范围内,那么位置异常的下唇可能会再度出现异常的功能活动,导致深覆盖复发。同样的,单纯通过正畸治疗矫治深覆盖>12mm的患者,其长期稳定性也会收到挑战,这主要是因为躶状突可能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下颌位置,这也是常见于女孩中的一个难题。
临床经验表明, Andresen肌激动器对于低角深覆颌患者的疗效非常好,面型改善明显,尤其是男孩,这可能是由于戴用肌激动器的矫治过程中下颌磨牙萌出的缘故。对于咬合不良或者前牙开颌的均角或者高角患者,传统的Andresen肌激动器的疗效并不理想。
2.骨性Ⅰ类或轻度骨性Ⅱ类错颌
对于中度至重度骨性Ⅱ类错颌患者,选择 Andresen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时一定要慎重。可用下面的方法评估骨性Ⅱ类错颌的严重程度。
测量ANB角
Wits值
切牙转矩矫正值
下颌突度
(1)应用ANB角作为评价指标
Ⅰ类骨性关系的ANB角平均值为+2°,对于ANB角≥+6°的病例,应该仔细分析,以确定是否适合选择Andresen肌激动器进行矫治。
(2)应用Wits值作为评价指标
Wits值被认为是一个更可靠的评估矢状向不调的指标。男性Wits值的正常值为-1mm,女性为0mm。骨性Ⅱ类患者的Wits值为正值,+2mm被定为“轻度骨性Ⅱ类错颌”,+4.5mm被定为是“中度骨性Ⅱ类错颌”,+9mm被定义为 “重度骨性Ⅱ类 错颌”
(3)应用切牙转矩值作为评价指标
评估矢状向骨性不调程度的简单易行方法是以上切牙位置为基准,方法如下:
①将上切牙矫正至理想转矩位置
②将下切牙矫正至理想转矩位置
③然后再测量矫治后的覆盖。如果覆盖过大,则应该选择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使用 Andresen肌激动器的双期连续矫治并不适用于重度骨性Ⅱ类错颌,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显著的下颌生长量(这是难以预测的)或者令人难以接受的牙齿代偿(上切牙过度舌倾),将很难矫治这类错颌畸形。
(4)应用下颌突度作为评价指标
治疗前,让孩子前伸下颌,模拟下颌生长后患者的侧貌。如果患者可以轻松地前伸下颌并获得正常的覆盖。则表明该患者适合选择 Andresen肌激动器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拟可以形象、生动地向患者以及家长显示治疗后患者的侧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合作性。
3.均角或者低角骨面型
对于双期连续矫治的病例,如果患者的MM(上下颌平面角)小于或者等于28°,则通常患者对 Andresen肌激动器的反应性良好。对于低角患者,矫治过程中需要大量调磨 Andresen肌激动器的树脂基托,以促进后牙萌出。而对于大多数均角患者,则基本上不需要调磨树脂基托,以抑制下磨牙的萌出。通过调磨Andresen肌激动器的树脂基托,即可以起到促进后牙萌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后牙萌出的作用,这取决于树脂基托的调磨方式。和均角或者低角患者相比,“轻度”高角患者覆盖复发的趋势更大,疗效也相对较差。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存在着不利的下颌生长以及异常的舌功能。治疗前可以通过曲面断层X线片评估躶状突的解剖形态。躶状突的理想形态应该是大而且形态良好,解剖外形清晰,这样的躶状突才可能在功能矫治阶段出现有利的下颌生长。
4.牙列轻度拥挤或无拥挤
(1)上前牙
使用Andresen肌激动器矫治深覆盖时,上前牙会舌倾,并关闭所有的前牙间隙。
在使用Andresen肌激动器矫治深覆盖的过程中,如果矫治前上前牙排列良好,则矫治结束后上前牙虽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排列不齐,但是基本上会维持矫治前的排列状况。如果矫治前上前牙存在拥挤,则矫治后牙列不齐可能会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另外,上前牙拥挤将不利于上前牙的内收,这将影响功能性矫治器对深覆盖的矫治效果。
(2)下前牙
理想的情况是功能矫治结束后下前牙排列整齐。但是,使用功能性矫治器,包括Andresen肌激动器,下切牙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唇倾,这有利于治疗前下前牙区存有轻度拥挤的病例。而对于治疗前下前牙区拥挤明显的病例,则最好选择其他的矫治方法,这是因为Andresen肌激动器允许并促进下磨牙向上、向前的萌出,使用Andresen肌激动器后,下前牙区的拥挤度将明显增加。
5.处于生长发育期合作性良好的患者
(1)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
Andresen肌激动器的最佳矫治时机应该是替牙晚期或者恒牙早期。在此牙列发育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患者14岁或者15岁,即使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通常患者剩余的生长发育量已经很少,而且到此年龄阶段,异常的唇功能已经建立,极大地增加了矫治难度。
(2)合作性良好
如果患者不戴用矫治器,则疗效不会有任何进展,这一点非常清楚,因此,选择病例时应该选择有着良好合作态度的孩子。
关于咬合重建:
咬合重建之前需要进行模型研究,以确定使用一副还是两副Andresen肌激动器矫治深覆盖。当覆盖≥8mm时,咬合重建时要注意矫正牙列中线,如果正中咬合时下牙列中线偏左2mm,那么咬合重建时下颌则应该向右偏2mm。
取一块6cm x 8cm大小的高质量粉色蜡片,在热水中加热,并将之折叠2-3次,形成蜡条。对于低角深覆颌的患者则需要准备略厚的蜡条。将蜡条置于上牙列上,然后让患者前伸下颌,待蜡条冷却后,用锋利的小刀修整,并在口腔内以及模型上仔细检查咬合蜡。下牙在咬合蜡中的深度为2-3mm。咬合重建时下颌前伸量以及垂直向咬合打开的量因患者而异。文献中有关于这方面的详尽报道。通常,切牙垂直向打开2-4mm,低角患者切牙区咬合打开的量应该略大于均角患者。下颌一次性前伸量不宜过大,否则不但矫治器很难就位,而且还会降低患者的合作性。通常下颌一次最多可前伸7mm或者8mm。如果覆盖≥9mm时,通常需要两副Andresen肌激动器,第一次咬合重建时下颌前伸约6mm。
来源:亿齿佳口腔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