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是一种生活态度
(转) kq520.com
洗牙,是一种生活态度
洗牙,就是清洗牙齿,牙科行内话叫「洁治」,既是清洁,也是治疗,美国人民亲切地称之为「预防法」(Prophy)。
也就是说,洗牙是一种保健,属于强身健体、没病防病的预防措施。
洗牙还是牙龈炎、牙周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人类的医学水平还很难靠药物来治疗牙周炎,洗牙是恢复牙龈健康的第一步。
美国人民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个人健康意识。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一次。我在美国出门诊的时候,常规要求询问患者上一次洗牙是什么时候,如果这个时间间隔超过了两年,患者一般都会有点羞赧,或者用很夸张的语气说:「It's really long long ago!(哎呀,老久老久没洗了!)」
国内呢,健康保健的观念还不是人人能具有,口腔健康意识也不是人人具有,牙医不够用,科教宣传还不足。于是,我在门诊经常会碰到中老年患者「自豪」地说:「大夫,我牙一直很好,从来没疼过,我也从来没去过医院,就这几年开始有点活动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真是为他们的牙齿健康深深地捏一把汗啊。
定期洗牙也兼给牙齿体检啦!
很多朋友没有定期看牙的习惯,于是定期洗牙就成了给牙齿体检的好机会。
但很多人第一次洗牙都有这个感觉: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一定是牙被洗坏了!
由此引申出很多关于洗牙谣言和认识误区,我们来看看,你都听到过哪些?
真相是:洗牙洗晚了才会这样!
洗牙会把牙缝洗大?把牙齿洗松吗?
这算得上是关于洗牙流传最广、危害最大的传说了。特别是这两条,往往出自我们的长辈之口,让人不好反驳。
下面这幅图,展示的是牙齿从健康到发展成牙周病的过程。
当牙石在牙齿积聚,就像在牙齿周围构建了「铜墙铁壁」一样,这些水泥般的牙石,将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绑成了一个整体,掩盖了牙龈萎缩的事实。
这时的牙齿不松,都是假象:牙根周围的骨头在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的长期作用下,萎缩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
洗牙能把黄色的牙石洗掉,洗掉后,牙齿站在松塌塌的牙龈里,站得稳才怪。
不过幸好,洗牙能把牙石去掉,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下去。牙石去掉后,短期内松动会加剧,但随着治疗的进展、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重新坚固。
也就是说,通过洗牙,这种松动会改善。
真相是:洗牙洗掉的是牙石,牙石仅靠刷是不掉的!
牙石是哪里来的?牙石是唾液中的钙和细菌沉积在牙齿上形成的。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是牙医自己,仅靠刷牙,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
总有边边角角刷不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像牡蛎趴在海边的石头上一样,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齿上,然后慢慢长大,可结实了,刷都刷不掉。
这时候就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情形就像我每次做完饭,也都收拾一下厨房,但每次我妈来我家,都要在厨房里擦擦洗洗一整天。
明白了吧?
真相是:你可能太娇气!
还是先说点题外话。
我在美国给人看牙的时候,有一个方面开始时有点不太适应:
美国人很「娇气」,看牙时基本不管干啥都要求打麻药。他们对看牙时可能的各种疼痛特别恐惧,一点也不排斥打麻药,并且主动要求一定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
在我看来,这些操作所引起的疼痛仅是微乎其微的。
可即使这样,美国人从来没有要求在洗牙时打麻药!
我想这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洗牙并不是那么可怕。起码来说,如果你「习惯」了洗牙以后,洗牙并没有那么可怕。
洗牙确实不好受。但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即使是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但这种不适,还是应该可以忍受的,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气。
另外就是,第一次洗牙时,因为牙石积存的比较多,医生需要用较大的功率反复清洁,不适感也就要多一些;等以后定期洗牙时,牙石不多,清理起来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真相是:越敏感证明你越有可能已经得了牙周病!
洗过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
请注意!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感觉,应该庆幸自己有及时洗牙!因为出现这个症状,表示你已经患有或轻或重的牙周炎了!
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
而如果因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那么将会导致牙周病愈演愈烈,最终牙齿松动脱落。如果需要克服敏感,可以使用市面上所有在售的「抗敏感牙膏」减轻不适。
【本平台声明】部分文章,图片,视频,转自网络我们编辑整理 。在此感谢原创作者分享。如有图片,网站,视频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微信号JYKQ88651307。48小时内会进行处理。
2015第三届西北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医学学术交流会
展会时间:2015年7月1-3日
展位地点: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B32
参展单位:陕西嘉友科贸有限公司
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根管锉——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