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使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口腔门诊中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栓药物可改变患者体内的凝血机制,增加了拔牙、牙周手术和种植手术术中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本文着眼于这个临床常见问题,简要讨论使用抗血栓药物治疗患者在口腔治疗中出血风险的规避和处理。临床上常见的抗血栓药物有两类,抗血小板聚集剂和抗凝剂,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出血的风险也不一样。
第一类抗血栓药物是抗血小板聚集剂,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以及近期用得越来越多的利伐沙班、替格瑞洛等。
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单独使用时,只有约2%~3%的患者会出现术中出血,在采用止血纱布填塞、局部缝合后均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1],所以这类患者在进行口腔外科和牙周治疗时出血风险较低,无需停药。
对于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如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1年的患者,临床上常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在进行口腔手术治疗时,术中出血风险增加约67%。这些出血均可通过局部使用止血纱布或凝胶海绵填塞,加缝合而得到良好控制[1]。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显著高于口腔术后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接受口腔治疗时,不建议停药。
对于使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患者,出血风险增加,但目前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指南,口腔科医生可与患者的医生沟通,通过减少用药剂量或使用替代治疗(如肝素、华法林)来管控出血风险。
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利伐沙班等,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传统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其对于口腔治疗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数据。近期发表的两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类药物后严重出血风险整体来说较低。
基于目前的证据,苏格兰牙医协会于2015年出版的临床指南[2]中建议:使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术中出血的风险。
对于低风险的患者,可以接受口腔常规治疗而无需停药,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来减少术中出血的风险。如果患者常规是晨间服药且计划晨间拔牙,则建议患者推迟服药至出血停止4小时后;如果患者是夜间服药,则建议在术前4小时服药。而对于早晚均需服药的患者,如果计划上午拔牙,则建议拔牙当日上午停药,待出血停止4小时后可于当日晚间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存在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止血纱布或凝胶海绵填塞、缝合等手段进行止血。
第二类抗血栓药物是抗凝剂,常见的有华法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相比,华法林治疗时出血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建议口腔治疗前应监测INR(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根据目前的证据,如果INR小于3.5,口腔治疗时出血风险较低。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不建议术前停药,因停药后可增加出现致命性血栓的风险,可采用局部止血纱布填塞加缝合来达到止血目的。如果INR高于3.5或是INR在近期内波动过大,或是合并有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则建议患者的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待INR降至3.5以下后再行口腔治疗[3,4]。
肝素常用于预防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及血透过程中的血栓形成,其半衰期约90分钟。对于静脉使用肝素者,常规的口腔治疗应延期进行。对于需急诊手术者,可以使用替代疗法(如华法林等),控制出血风险后再行治疗。对于接受血液透析者,建议在使用肝素治疗的第二天再行口腔治疗。如果是皮下注射肝素,口腔治疗出血风险较低,如需口腔治疗可以使用上述局部止血措施而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与常规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更强,但出血风险更低。研究显示,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在进行拔牙时,在不停药的情况下,约有5%的患者出现轻度出血,且所有的出血均可通过上述局部止血措施而得到良好控制[5]。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口腔治疗术前不建议停药,可正常进行,采用局部止血措施即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对于使用抗血栓治疗的患者,为避免术中和术后出血,在进行口腔外科和牙周治疗时,建议:
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病史和用药情况,评估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
控制好牙周和牙龈炎症,因为多数术后出血均与局部牙龈炎症相关;
术中应尽量减少软硬组织损伤,从而减少出血风险;
局部采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填塞后缝合止血,如果是牙周治疗,可以使用牙周塞制剂进行止血;
如果术中出血较多或有术后出血,可以将凝血酶冻干粉置于患处,用纱布加压止血,或使用氨甲环酸漱口。
以上是基于目前证据所得出的对于使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口腔治疗意见。整体而言,这类患者的出血风险皆可通过详细的术前风险评估,减少术中软硬组织损伤,以及良好的局部止血措施而得到控制,因此不建议轻易停药。即便要停药也应由患者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而非由口腔医生下医嘱。
1. Lillis T, Ziakas A, Koskinas K, Tsirlis A,Giannoglou G. Safety of dental extractions during uninterrupted single or dual antiplatelet treatment.Am J Cardiol. 2011;108(7):964-7.
2. SDCEP: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ho are taking anticoagulants or antiplatelet drugs and require dental treatment. Evid Based Dent. 2015;16(2):61.
3.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on oral anticoagulants requiring dental surgery. http://www.bcshguidelines.com/documents/WarfarinandentalSurgery_bjh_264_2007.pdf.Accessed on 10/21/15
4. van Diermen DE, van der Waal I, Hoogstraten J.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invasive den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using oral antithrombotic medication, including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2013 Dec;116 (6):709-16. doi: 10.1016/j.oooo.2013.07.026.
5. Bajkin BV, Popovic SL, Selakovic SD.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Comparing Bridging Therapy Using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With Maintenance of Oral Anticoagulation During Extraction of Teeth.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9;67:990-5
陈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老年口腔病科主任,国际牙科研究协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务理事,美国牙科研究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信息学博士学位及老年临床口腔医学专科医生资格证书。2008-2014年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口腔医学院助理教授和老年及残障口腔医学专科医生。
长期从事老年及残障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老年及残障患者口腔疾病和全身健康相关性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治疗临床路径研究。曾连续在世界顶级的老年医学、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及其它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两次获选为《美国牙医学会杂志》封面文章。2012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杰出青年科学家职业发展奖励,是美国老年及残障口腔医学领域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医师。2013获得国际牙科研究协会老年口腔医学研究大奖第一名,并于2013年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
转: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