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DSD微笑设计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腔修复临床诊疗也不再以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为主,尤其是前牙诊疗中,美学修复成了更多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而临床医生的修复技术与美学素养,也要与时俱进;伴随着材料的不断更新与技师加工工艺的日臻完美,确实涌现出许多精彩的病例,让我们惊叹美的魅力与美的无处不在。
但,美是什么?
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很深奥的问题,很难准确回答。
我们知道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相对的,既有共性的审美目标:草长鹰飞,沉鱼落雁;也有个性的审美体现:环肥燕瘦,红花绿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美学素养与美学洞察力。具体到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则要不断的探索与总结。
先看一个病例,这是一例子前牙铸瓷全冠修复体: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中年男性。11,21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因为患者没有对其余前牙改变颜色的主观诉求,所以比色时尽可能的让新修复体模仿邻牙的颜色,结果也做的比较漂亮。患者全口氟斑牙,在对前牙进行全冠修复时,颜色模拟了邻牙的色调:颈部的深色度,隐裂与唇面的氟斑特征,使其与邻牙显得非常融洽与和谐。医生的细致比色与技师娴熟的色彩重塑,让修复体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颜色复制,边缘的密合度也很高,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的病例。(仔细看,11.21颜色也有一点点色差)
医生满意患者满意,这样是不是都全部结束了呢?
我一直坚信:所有的病例都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推敲,这会让我们学到更多!在病例讨论例会上,众多医生都给出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例成功的前牙美学修复病例。但也有个别医生,总觉得修复体与邻牙有所不同,却很难明确描述疑惑。
到底是哪儿不同呢?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就仿真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首先仿真与仿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仿真,主要是美的一个具象体现,通过对颜色与形态的模拟,使其看起来真假难辨;而仿生更多的是指对本质的理解与应用,在义齿仿生中涉及到对机械性、生物性以及光学性等的模拟。
在谈到义齿仿真时,其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颜色和形态。
颜色在仿真修复中是平面与立体的色彩重现,需要技师充分地模仿牙齿平面色彩(包括色调,色度和明度),还要体现牙齿色彩的立体表达(半透明度)。在此病例中,氟斑牙的颜色再现时,外层的着色(多呈黄褐色)和氟斑的模拟很关键,这两部分基本与邻牙一致时,就成功了一多半,再加上牙本质基色的谨慎选择,修复体往往会达到一个较自然的色彩。特别一提的是,对于色彩特征丰富牙齿的比色,单反相机的数码照片会起到非常关键的参考作用。
仿真的第二个因素是形态,包括牙齿的宏观轮廓(外形框架)和微观质地(表面的微观结构)。宏观轮廓能够很明确的显示彼此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见过很多明星肖像漫画,寥寥数笔就会把明星的形象跃然纸上,其实就是把他们的主要外形轮廓特征勾勒出来,哪怕过度的夸张这些特征,也会让我们觉得传神无比。前两副漫画作者不同,但笔墨着点却都相似:头发的偏分,微闭的小眼,招牌的“鞋拔子”脸型,而最后一副漫画甚至画出了牙齿磨耗的特征。
牙齿的外形轮廓更是千差万别,很多研究者也开始分析大量的资料,总结它们的规律。
我们在此病例中主要谈一下宏观轮廓,也就是牙齿常规所说的外形。牙齿外形千差万别,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都知道大致分为三类(彼此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方圆形,卵圆形和三角形,不同的形态差异较大。前牙与上下颌骨都由额鼻突发育而来,因而牙齿与面部形态具有高度的协调一致性,有学者经过大量的样本分析,认为前牙形态基本是视觉面型的倒像(视觉面型:指在发型化妆背景下所感受的面部形态)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的现象,有医生研究了大量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发现双胞胎的面型、颌骨、和牙齿外形及排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见牙齿的形态及与视觉面型的关系受遗传和基因的控制,提示我们一定要关注患者的牙齿外形本质特征。详尽分析原始的牙齿形态,能对我们最终的形态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原始模型的制取也便于技师对修复体形态修正时的形态控制。下面就是一对双胞胎的前牙石膏模型:
外形轮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被磨耗,中切牙越来越短,表面越来越光滑。毫无疑问我们也应尽可能模仿患者的年龄特征,呈现相应年龄的磨耗程度。如下图,让我们看到这种明显的差异。
性别在牙齿外形中也有明显的体现,相对来说,女性的外形较圆滑,线角轮廓不明显,体现曲线美,而男性的牙齿轮廓明显,连切端的磨耗也锐利、直线状,体现阳刚感。
我们重新看一下刚才的病例
11.12的轴角明显,近远中线角呈三角形,轮廓感强烈,而11.12的修复体相对来说轴角不明显,外形过于柔滑,轮廓圆钝,与邻牙不协调,不是一类“牙”。
我们再看一下牙齿的年龄性特征
同样11,12呈现明显的磨耗特征,切缘锐利,而修复体的切缘则过于圆滑厚钝,明显“年轻”,也“温柔”了许多。
综合上面的牙齿轮廓,磨耗特征及年龄因素,我对此病例的最后照片用电脑制图软件做了一个修正尝试,来探讨外形改变对美学效果的影响。
首先11,的外形轮廓(轴角的位置及切角的大小),并调整了切缘的磨耗形态(我们都知道,中切牙的磨耗近中会略比远中大一些),调整之后,我们会感到11相对21外形会更自然,协调一些。同样,也对21做了相应的修改,如下:
通过调整我们可以看到,牙齿的外形有了明显的变化,轮廓感清晰,年龄性磨耗明显,相对之前的修复效果,获得了更好的协调性,也就使修复体显得更加仿真。
回顾这个病例,一个想法映入脑海:当患者对效果非常满意,我们也满足于修复体的优点时,思维会很容易夸大这种优点而忽视或忽略它的缺憾,从而降低了专业的审核标准。也正因如此,因为颜色的仿真掩盖了形态的不足。最后的外形分析和调整,更多的是出于对外形的探讨和尝试,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病例医生并没有留取诊疗前的原始模型或数码图片,让我们失去了对照印证的机会。
通过对此病例外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牙齿外形对仿真的实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见,美学修复中,我们还是尽量去考虑共性的审美基础和个性的审美表达,让我们的修复体,更加的自然,更加的动感!口腔美学不再局限于牙齿本身,还与微笑、面容、甚至个体外形轮廓等的匹配度息息相关。即最终美学效果的实现还取决于美学的基本标准与个体特征最大限度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