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coma,EHE)是一种罕见的源于血管的软组织肿瘤。目前此病病因不甚清楚,临床表现及专科查体也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诊断需依靠病理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漏诊,而且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也较少,未见腮腺区EHE相关报道。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为腮腺区囊肿伴出血的EHE,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分析。
病例报告
患者,男,66岁,主因左腮腺区肿痛伴皮下积液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腮腺区皮肤瘙痒,未行任何诊治后腮腺区出现1cm×1cm大小的包块,包块逐渐增大并出现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
入院专科查体:面部左右不对称,左侧腮腺区明显膨隆肿胀,肿胀区皮肤发红发亮,扪及3cm×3cm大小的包块,包块基底部较硬,表面软,有明显的波动感,边界不清,针吸穿刺后可见褐色液体;口内未见异常,双侧下颌下、颏下、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入院初步诊断:腮腺区囊肿伴出血。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行腮腺螺旋CT平扫+增强,结果回报:左侧腮腺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图1)。
患者其他常规检查检验项目未见异常,进行全麻下行腮腺区包块切除术,术中打开腮腺咬肌筋膜后发现包块呈囊性,有明显的“囊壁样”结构,囊腔内容物为大量的深褐色液体,正常边界范围切除病灶,摘除腮腺浅叶腺体组织,保留面神经。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抗炎药物治疗,伤口愈合良好后予以出院。
3月后,患者因左侧腮腺区囊肿术后伤口感染出血再次住院治疗。此次入院专科查体发现:左侧耳屏前腮腺区皮肤可见3cm×3cm大小的皮肤坏死溃烂面,溃烂面基底部深达腮腺腺体组织内,探查后发现坏死区可见大量的窦腔样结构,坏死区周边皮下淤血肿胀明显,挤压周边正常组织可见创缘大量淡红色血性液体流出。入院初步诊断:左侧腮腺囊肿术后伤口感染伴出血。入院血常规检验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值高出正常值,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及腮腺创面碘仿纱条填塞换药处理。
再次行病变组织活检术,同时完善腮腺区螺旋CT检查,结果回报:左侧腮腺区不规则低密度影,强化扫描边缘呈环状强化,向周围皮下软组织延伸,同时下颌升支及髁突内侧可见大量的低密度影(图2)。病理诊断为:左侧腮腺区急性炎症伴出血,周围可见小片状异型血管源性细胞,免疫组化支持EHE的诊断。免疫组化结果:CD31(+),D2-40(+)(图3)。
诊断明确后,因肿瘤面积较大,且侵犯髁突内侧,加之肿瘤位于腮腺区面神经周围,考虑手术风险大,不能切除干净,而且可能有术后面瘫的风险,遂未行手术治疗,经肿瘤科医师会诊后转入我院肿瘤科行局部放射治疗,剂量为50Gy。随访6个月后发现坏死区肿胀消失,创面结痂,无明显渗出液表现。
讨论
EHE又称组织细胞样血管内皮瘤,是由上皮样细胞或组织细胞样细胞构成的肿瘤。2002年WHO《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将其列入软组织中恶性脉管瘤。可原发于全身各部中等大小的血管,单发或多发,以软组织居多,发生在头颈部以头皮、牙龈、腭部、下颌下腺、淋巴结居多。EHE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并无特异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浅表或者深层组织的无痛性结节,因肿瘤起源于血管,可能伴有水肿或出血表现,部分患者可有病变区疼痛肿胀不适。
EHE有沿解剖位置如血管、神经及筋膜等造成局部侵犯的倾向。本例患者临床亦表现为单发于左腮腺的密度不均的包块,伴有疼痛肿胀不适,复发后查体发现肿瘤沿周边皮下组织侵袭蔓延。EHE在CT和MRI检查中为单发性或多发性结节,通常低密度影,内部结构不均匀,可有液化或钙化形成,增强扫描后可见强化,此患者的入院CT及MRI表现与既往文献资料中的EHE的影像学表现描述一致。
EHE的病理特征:大体形态上为实性或者囊性包块,边界欠清,可有机化血栓,常有出血性改变。组织形态上: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形态,分布于黏液样变性至玻璃样变的基质中,含有血管腔,肿瘤细胞周边有炎症细胞浸润。约1/3病例具有异型性肿瘤细胞,这种病变更具有侵袭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FVIIIAg中,至少有一种强阳性表达。FVIIIAg几乎所有的患者中呈现阳性。而SMA、S-100、Desin、PCK、HMB45、SPA反应阴性。
本例患者手术中打开腮腺咬肌筋膜亦可见囊性包块,边界不清,有出血积液变化;病理上可见上皮样形态细胞分布于玻璃样变的基质中,瘤体细胞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周围可见小片状异型性血管源性细胞,而免疫组化显示CD31(++),HMB45(-)。由此可见腮腺区发生的EHE与其他部位的EHE病理表现无差异。基于EHE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上表现无特征性。在诊断上还是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查,具有细胞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瘤细胞和血管内皮标志物染色阳性是EHE 病理诊断的2个重要特征。
EHE在临床上应该注意与其他具有血管增生特征的肿瘤相互鉴别,如:Dabska瘤、血管肉瘤、网状血管内皮瘤等。EHE目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疗效也不确切,总体来说应根据个体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临床上首选手术切除,对于单发局限性的病灶应连同瘤体、包膜及周围正常组织一并完整切除。
本例手术中完整切除瘤体及周围的浅叶腮腺腺体组织(保留面神经),但术后仍旧复发,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跳跃性生长方式有关,导致手术中无法精确定位其真正的边界。对于术后及无手术机会的病患,应实行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化疗方案。EHE作为软组织肿瘤对放射治疗中低度敏感,效果不佳,但仍有不少文献报道对于脑部、纵隔、骨骼等部位的EHE实行放疗,可减少复发及缓解症状,但是具体的照射剂量文献中尚未提及。
本例患者复发后无手术指征时,经肿瘤科会诊后行局部放射治疗,剂量为50Gy,随访6个月后发现患者左侧腮腺区创口结痂,无明显血性渗出液,且周边软组织肿胀明显减轻。说明放射治疗可能对腮腺区的EHE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