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大院
东鹿头乡这座阁楼,建得很是精巧。这是一座殉国烈士纪念阁,二层是碑,上面刻着殉国军政干部的英名。
这是座废弃的古戏台,戏台的下面是券阁,戏台两侧有两副对联,很有韵味。
古戏台的对面是一处修在券阁上的关帝庙,因缺少维护,显得破败不堪。
往里走,就到了江家大院,这是江家大院的第一处房屋,房前立着一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再往后就是这座碉堡式的门楼。江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五十多个院落和东西两个花园组成。
这些高大的房屋,有的是二层楼房,居然都是用土坯做墙建成的,历经百年而巍然挺立,也算是奇迹。
典雅别致的门楼和耐人寻味的楹联
精致的门楼
邯郸武安涉县一带散落着一些明清建筑虽未晋商大院宏大,却也典雅别致,但大多毁于文革和近二十年的农民致富(翻建),此门上方两侧的水泥雕刻毁于文革,因当时水泥系毛驴从太原驮来,稀有贵重,故用来雕刻点缀显示主人身份。
这张图片是上面那家院落的门楼的特写,这是江家大院最有特色的钢叉式门楼典雅别致的门楼,门联为“清身励俭德 博业稽高文”。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上部两侧的柱子已了无踪影了。
门楼斗拱中央鹰头木雕 显然吸收了外来文化
这是江家大院院落与院落之间的小巷。江家大院共有五十多个院落,占地26600平方米。现存较完整院址有31个,占地面积16650平米,均为砖石土木结构。
江家大院就整体布局和门楼建筑的特点而言,可分为两大部分:东西大街之间为一组,院落方圆整齐,布局十分严谨,门楼飞檐斗拱,额枋画栋,集中体现着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大门索庭迎风面,多为结构复杂,做工精细的纹饰图案。而另一组则为“散落”于两街以外的建筑。这一组建筑不但门楼的设计已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开始借鉴吸收不少欧式优秀成分,而且所有门楼都有石刻楹联,门楣匾额装裱,共计30幅。
这是一个三进院落,如今一进与二进已经看不出界限,三进的过厅正在施工,对古建进行修复。
这是过厅的施工现场
这是一个二进院落,是江家大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院落,里面还有人居住。
该院落一进院的东厢房,门板隔扇保存得相当完整。
该院落的二进院,西厢房是新建的,也是古色古香,正房和东厢房仍是老房子。
经百年风雨精致的木门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影壁基座雕刻精美
耐人寻味的林则徐“惜食惜衣非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总须求己莫求人”楹联。
刘墉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 此联极富哲理
以梅、兰、竹、菊的轴画替代楹联 显得很有品位和创意
这是一家大夫第,大门落锁,看来祖上有人居过高官。
在网上查到,有人已经把江家大院的联额进行搜集:
楹联
惜时惜衣非但惜财兼惜福
求名求利总须求己莫求人
——林则徐书陈文恭公格言
有猷有为有守
多福多寿多男
——刘墉书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涵养转深沉
——刘墉书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黄自元书
识密鉴亦洞
虑谈物自轻
——杨芳书
闲听秋声移竹母
静眠凉月枕桐孙
——何绍基
桂树一枝撑白日
芸香百代联清风
——书者不详
孝弟根其本性
仁义成于束修
——书者不详
竹静似闻苍玉佩
松寒欲傍绿荷衣
——书者不详
敦诗说礼
敏事慎言
——撰者不详
正心身敦孝弟
勤耕读慎言行
——撰者不详
清身励俭德
博业稽高文
——撰者不详
清轨履贞寿
高居富文章
——撰者不详
处事但须著实
读书尤贵虚心
——撰者不详
揽胜入名山柏绕峰回万象纵横归眼底
寻幽来古寺泉流云卧一心澄澈悟禅机
——江应铨为清泉寺藏经殿题
别业白云旁雅以琼仙岛
结庐清障里宛然一洞天
——江应铨为涉县寨上程文周别墅题
仕子致身酬覆载
儒生廉世济勳华
——江应铨
南交明都夏令永
东岳泰岱天孙尊
——江应璜
沧海桑田顷刻间现古今世界
父子兄弟全舍内留天地纲常
——江应璜为戏楼题
因果不虚极恶巨奸转眼终归丧败
安排真巧佳人才子到头毕竟团圆
——江应铨为戏楼题
匾额:
忠义可风,凝祥,燕翼堂,耕读第,大夫第,清慎勤,风月,耕读传家,敦书乐古,匪石心坚,存仁心,行义事,勤耕织,无逸力田,寿而康,振武杨威,笃礼崇义,龙飞凤舞,文昌阁,玉桂珠兰,墨庄,观化乐天——爱新觉罗·永瑆书,谦受益,耕读传家第,歌舞台,进扬墓,忠信孝弟。
有人在通往鹿头的路上,看到这处光伏发电站,一块块光伏发电板覆盖在山坡上,现代科技已经到达了山村。
江家大院方位交通地图
涉县鹿头乡东鹿头村江家大院-------见证200年的风风雨雨
江家大院位于涉县县城东北23公里处东鹿头村内,为有一处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清末时期建筑原貌的院落。江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旧址有50多个院落和东西两个花园组成,占地26600平米,砖石土木结构。现存较完整院址有31个,占地面积16650平米。江家大院就整体布局和门楼建筑特点而言,可分为两大部分:东西大街之间为一组,院落方圆整齐,布局十分严谨。门楼飞檐斗拱,额枋画栋,集中体现着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大门索庭迎风面,多为结构复杂,做工精细的纹饰图案。而另一组则为“散落”于两街以外的建筑。这一组建筑不但门楼的设计已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开始借鉴吸收不少欧式优秀成分,而且所有门楼都有石刻楹联,门楣匾额装裱。这些院落的所有门楼都刻有石刻的楹联和装裱精细的门楣匾额,共有50幅。楹联书法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变化万千,书体独特。匾额有木雕、石雕,质地多样,工艺精湛,刘墉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多福多寿多男,有猷有为有守”和林则徐的“惜食惜衣非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总须求己莫求人”等,均被后人传诵。只是现代村民缺乏保护意识,保护不力,损坏严重,当古房与现代矛盾冲突时,拆旧建新,致使古韵逊色不少。
编辑:江思玉
资料收集:根据网上信息及父亲03年回家乡照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