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体征
分为正锁合及反锁合
1.正锁合 是上后牙舌尖的舌斜面与下后牙颊尖的颊斜面相咬合,合面无咬合接触(图1A),个别后牙正锁合及单侧多数后牙的正锁合在临床较为多见。
A.一侧后牙正锁合 B.一侧后牙反锁合
图1 锁合
2.反锁合是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与下后牙舌斜面相咬合,合面无咬合接触(图1B),该错合在临床上较少见。
临床表现:
锁合畸形多见于恒牙合,少见于乳牙合。
1.由于正锁合的锁结关系,影响下颌的侧向运动,只能用非锁合侧的后牙进行偏侧咀嚼,因此咀嚼功能降低。
2.由于锁合,可导致下颌有关肌肉的异常动力平衡,形成下颌骨左右发育不对称和颜面不对称畸形。
3.由于锁合,易诱发颞下颌关节疾患。
治疗方法
锁合对咀嚼功能、颌面发育及咀嚼器官的健康影响大,应尽早矫治。矫治原则是升高咬合、解除锁合关系,以便矫正:
1.个别牙正锁合多见上后牙颊向错位。矫治可采用单侧合垫活动矫治器,即在健侧的上牙弓或下牙弓装置单侧合垫,使锁合牙脱离牙尖锁结,在上下锁合牙上各做一带环,在上颌牙带环的颊面及下颌牙带环的舌面上各焊牵引钩一具,挂橡皮圈于上下颌牵引钩之间,上下牙交互支抗进行矫治(图2)。
图2 上下颌后牙交互牵引矫正锁合 锁合关系解除后,分次磨减或磨除合垫,并且同时调磨未曾有过生理磨耗的锁合牙的牙尖,使全口牙重新建合。在调磨牙尖时可配合脱敏处理。
2.一侧的上下第二磨牙正锁合 临床上较多见,而且上磨牙颊向错位的程度,常比下磨牙舌向错位的程度为重。如果同侧的第三磨牙尚未萌出,而又即将萌出,可将该侧上第二磨牙拔除,以便第三磨牙自行调位于已拔除的第二磨牙位置萌出,与下第二磨牙建立正常关系。
3.一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常见于下牙弓狭窄,锁合侧下后牙向舌侧错位严重,但上后牙向颊侧错位不明显。这种患者可戴用下颌单侧合垫矫治器,即在健侧下颌后牙上做合垫,使锁合牙脱离牙尖锁结,矫治器在锁合侧下后牙舌侧放置双曲舌簧,矫治锁合侧下后牙向颊向移动,以矫治正锁合。
由于健侧使用了合垫,加大了颊肌的张力,有助于锁合侧的上后牙向舌侧移动,而有利于锁合的矫正。
锁合关系解除后,对合垫进行分次调磨,同时调磨锁合牙的过高牙尖,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
矫正个别后牙锁合或多数后牙锁合,都注意间隙问题。如间隙不足,需先开拓间隙;如严重拥挤则需要配合减数。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预防护理
预防
牙合畸形的病因约有25%为遗传因素,其余大部分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据调查,约有80%的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预防工作十分重要,预防工作应从胎儿期开始,母亲在妊娠期应加强营养,增强胎儿体质,婴儿期孩子最好母乳喂养,使下颌做合适的下颌前伸运动,配合舌,唇,颊各部分肌肉运动,使颌面部肌肉得到协调发育,儿童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不但要注意适当提高饮食营养,还要注意适当提高食物硬度,使孩子各部分结构得到充分刺激,提高咀嚼功能,除此之外,保持口腔清洁也很重要。
病理病因
1.个别牙锁合可因个别乳磨牙早失,滞留或恒牙胚位置异常,错位萌出而造成锁合,上下第二恒磨牙的个别牙的正锁合较为常见,大多由于颌弓长度发育不够,间隙不足所致。
2.单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常因这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坏或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易形成深覆盖,由深覆盖再发展而成为多数后牙正锁合。
疾病诊断
临床症状明显,则无须与其他疾病鉴别。
检查方法
口腔科视诊,必要时行X线头影测量。
并发症
1.由于正锁合的锁结关系影响下颌的测向运动,只能用非锁合侧的后牙进行偏侧咀嚼,因此咀嚼功能降低。
2.由于锁合,可导致下颌有关肌肉的异常动力平衡,形成下颌骨左右发育不对称和颜面不对称畸形。
3.由于锁合,对一些易感患者,易诱发颞下颌关节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