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王以玲,李明龙
患者,女性,13岁10个月。主诉:前牙不齐、前突,要求矫治。全身伴有软骨发育不全。
一、临床、X线、骨密度检查
1.全身情况:患者身高108厘米,体重27千克。四肢短小以近端肢体更为明显,脊柱侧弯畸形,手指不能并拢,呈车轮状展开(图1)。智力发育正常。
2.骨密度检查:全身骨密度与同龄儿童比骨质疏松(z-score:-3.11)。
3.口外:面部对称,面中线居中。突面型,开唇露齿,颏部发育不足;双侧颞下颌关节运动对称。未触及弹响及压痛,开闭口运动无异常(图2)。
4.口内:恒牙牙合,上下牙列中线较面中线右偏,左侧磨牙中性关系,右侧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拥挤Ⅲ度,下前牙拥挤Ⅱ度,13唇向低位,间隙不足,12舌侧移位,43唇向移位,12、43反牙合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图2)。
5.无口腔不良习惯。患者父母均有前突畸形,既往未曾有正畸治疗史。
6.X线检查:曲面断层片(图2)示智齿牙根尚未发育,个别牙根尖孔未闭合,其他未见异常。头颅侧位定位片(图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表1)显示:上颌骨轻度前突、下颌骨轻度后缩,上下前牙唇倾,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病例。
二、诊断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骨面型Ⅱ类,高角病例;软骨发育不全。
三、矫治目标
排齐牙列,内收前牙,改善唇齿关系,调整后牙关系,改善侧貌。由于患者全身骨质疏松,矫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牙齿移动过速、牙齿松动、矫治后严重复发等不同于他人的并发症,已告知患者家长。
四、矫治设计
减数4个第一前磨牙,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上颌口外弓加强支抗。
五、矫治过程
粘直丝弓矫治器(图3)。经排齐整平牙列、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及精细调整共27个月的治疗后拆除固定矫治器,进入保持极阶段。
六、矫治结果
上下颌牙列排列整齐,上下前牙中线居中,双侧磨牙及尖牙关系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前牙牙轴改善。X线检查显示:未出现明显牙根及牙槽骨吸收现象。治疗后的面牙合像、曲面断层及头颅侧位片(图4)。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见表1。家长及患者对矫治效果非常满意。治疗结束后随访18个月未见明显复发(图5),全身状况良好,精神面貌明显改善。
七、矫治体会
软骨发育不全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软骨内成骨缺陷,生长板发育不良,生长板内软骨增殖减少所致的遗传性侏儒症,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1/10000。软骨发育不全患者有特殊的体形和面容:四肢短而驱十止常,四肢中的近端肢体短更为明显;手指呈车轮状展开;头大,前额圆突;颅底部软骨发育不全、枕骨大孔窄小鞍状鼻;颌骨发育不良,牙齿拥挤和错位;身高多数在140 cm以下;关节松弛,常出现步态摇摆。
国外学者对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骨密度、X线检查和骨代谢指标的研究表明,软骨发育不全患者骨代谢不良,可发生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本例患者临床检查和分析,矫治需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解除拥挤、代偿上下颌骨的不协调以改善面型。
由于患者全身性疾病:软骨发育不全,骨密度降低,对该患者进行拔牙矫治存在一定的风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牙齿移动速度、牙齿松动度及全身状况等。加强支抗控制,使用更轻的矫治力,更长的复诊间隔时间,更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牙齿有明显的松动度及全身异常反应。
治疗后上下牙列排齐,前牙覆骀覆盖及后牙咬合关系良好。面部突度减小,开唇露齿消失。所有牙齿未见松动,治疗后X光片未见明显的牙根吸收。在牙齿矫治过程中,对患者给予了更多的爱护和尊重,患者始终能很好地配合。
来源: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5年12月第2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