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故事。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有个新来的大夫。他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病人,他既不疯疯癫癫打人,也不大呼小叫吵吵嚷嚷;他每天只是很安静很安静的撑着一把黑伞,蹲在墙脚边,不吃不喝。
以前的大夫用了很多办法进行治疗,可一点成效都没有,那个病人从来不理睬他们。 这个新来的大夫戴着,金色边框细边眼镜,笑眯眯的,让他本来就小的眼睛更延展成了一条线。 他来的第一天,就去找了把黑伞,和病人一样撑着伞蹲在墙脚边,默默的,丝毫不打扰这个病人。 终于,太阳落山的时候,那个病人缓缓的转头,看了大夫一眼,他轻声的问:“请问,你也是一只蘑菇吗?” 那个大夫默默的就这样每天陪着蘑菇君,撑着伞蹲在墙角,默默的丝毫不打扰他。 时间久了,蘑菇君认同了这个医生跟他一样,也是一只孤独的小蘑菇。 有天大夫忽然站起来,伸手伸脚活络身体,围着桌子跑圈,蘑菇君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不是一只蘑菇吗?”“我是啊!”大夫理直气壮的回答;“那你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呢!”“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 蘑菇君觉得有道理也开始走来走去。 后来,蘑菇君学会了吃饭说话出院正常生活… 可他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仍然是个蘑菇。 是的,当我们彻底放下自己,变成蘑菇的时候,就能够理解蘑菇在想什么,也就开始带动蘑菇的变化。和孩子打交道就是这样一个“先跟后带”的过程。 放下自己,变成孩子。这是行为诱导前必要的心理准备。因为在与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孩子比大人聪明!! 聪明者,耳聪目明也。一个两岁的孩子手往天上一指,喊道“飞机”,家长抬头找半天,是呀,天边那个小黑点真是一架飞机。 这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场景。问题是,大人怎么就没有早一些发现呢?我们的意识系统为什么会对这个信息视而不见呢? 新生儿处于原始的“元状态”,他用某种特殊的方式与环境保持全方位接触,外界信息完整进入其感觉系统;成人后,我们会选择性接受某些信息并作出反应,大量信息被屏蔽在外。对外界信息加以选择的过程,形成了一个人的注意力焦点和性格。 好,问题来了,成年人的信息量远远少于孩子,我们凭什么教育孩子呢?成年人与孩子打交道,大概是一个三阶段的模式:第一阶段,好好说,讲道理(你应该........);第二阶段,诱惑(如果你.......,就给你......);第三阶段,威胁和恐吓(如果你不........,就......)。还不好使,啪.......哇......。 请看,这个过程是典型的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孩子基本上理解不了,交流的效果当然乏善可陈。 那么,孩子能接受的交流方式是什么呢?孩子具备基本的安全感后,趁其好奇心起来时,充分调动其情绪,直接与孩子的潜意识对话,将你想要的行为置入孩子潜意思。这个过程,学术一点叫做“催眠式沟通”,通俗一点叫“洗脑”。 这就是我们特别强调出发点的原因,因为在这个过程里,你彻底改变了孩子对某个特定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会伴随其终身。在孩子心目中种下善良和爱的种子,未来绝不会开出恶的花,这是行为诱导乃至整个牙科医疗的核心所在。 所以,把自己变成一朵蘑菇吧。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不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而是从孩子这面未曾被尘埃遮蔽的镜子里,发现我们的粗鄙和丑陋,粉碎自己内心的骄傲和自大,获得心灵的成长和宁静。这是孩子给予我们的巨大财富.
来源于时尚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