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kq520.com
文章来源;锡盟牙医裴亚波的博客
原标题:“基层牙医”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普通门诊或者医院(包括卫生院)出来的医生,他们写的一些经验或体会,都会冠之以“来自基层。。。。。。”。我没弄明白,这来自“基层”放在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基层是什么?基层就是社会的基础群体,代表了大多数民众的社会结构。因此,基层就是意味着社会的主流。
基层怎么了?基层就比别人低一等吗?
我们有些牙医总觉得在基层工作低人一等。人家是高端门诊工作的,人家是三甲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出来的,人家是海龟,似乎到了这个里面工作的医生也就高人一头。
千万别有这种自卑,大家学的都是一样的专业。只是工作对象不同,外界条件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人,你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你同样可以干得很出色。
我也是一名基层普通医院出来的医生,没有研究生学位,也没有留洋的经历,如果说现在在专业上做的还不错的话,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学习而获得的。当然,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不管是金钱精力还是时间。
基层就代表着条件艰苦吗?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在你这个地区,你的条件是比较艰苦,但是,相比较其他欠发达地区,也许这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看见过不少地方自称为高端门诊的,就算是在北京、在上海这些中国的大都市里,所谓的高端,和国际上发达地区比起来,那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门诊”。
硬件设施及环境的好坏,不是决定牙医是否可以有所作为的唯一条件。我见过不少在所谓条件优越的门诊里,医生做出来的是令人作呕的治疗结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有的医生看见人家嘴里有干尸牙髓治疗就嗤之以鼻,却不问问人家是在什么条件下做出来的。只要你是以科学的态度在做这些治疗,我觉得这并不值得我们去鄙视。
条件和环境可以有高有低,但是,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心和爱心却一点也不能打折扣。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即便是条件有限,也能做出符合医疗原则的高质量的治疗。如果没有责任心的话,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未必就能有好的治疗结果出来。
条件不好,是客观的,那么我们主观上又如何呢?主观上去努力,一样可以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很多基层医生都在抱怨自己身在边远偏僻的小地方,没有有利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但是,自己有没有努力去改变一下呢?就拿语言来说,即便基层条件再差,再边远的小地方,只要你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也就是你有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有机会学好外语。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吃这个苦呢?提到英文就摇头,似乎不懂是天经地义的事。好像学好英文是最不需要高智商的事情,只要你花时间和精力。而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学好英文,等于是为你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我现在很少看国内的文献,道理很简单,水分太多,意义不大。而我会更多地阅读国外的文献和继续教育材料,所有这些,绝大多数来自网络的免费途径。我除了花掉了上网的费用和时间,就看到了很多我想学习的东西,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规范和科学是我们医疗行为的根本,我们不能随意地发挥,我们很多基层牙医,擅长或者热衷于想象,却很少有求证的勇气和信心。要说中国人,尤其是牙医,我认为是最聪明的人群之一,心灵手巧可以是我们一些优秀牙科医生的代名词。同时,我也看到很多本来应该规规矩矩的事情,到了我们有些医生的手里就开始出花样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以看到,甚至有些竟然演变成了一种默认的“常规”。例如对一个身体健康,没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残留活髓没有去掉,牙髓腔不断渗血,有人就动脑筋,用尽各种药剂来止血,什么肾上腺素啦,化学烧灼啦,等等花样。其实,你只要把残留的活髓去尽了,根管内自然就不会渗血,何必这么麻烦?中国人可能天生就有作化学家的基因,特别会用,或者说擅长用各种化学制剂。什么地方加点色素,牛奶里面加点什么,馒头里面加点什么,太多了。
牙医的工作的确需要经常的思考,的确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很多临床实际问题。有时候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想象,需要一些创新,但是必需要做到大胆想象,小心求证。没有求证的东西,就不能随意地用在病人身上,毕竟病人不是小白鼠,可以随意让我们来发挥想象的。这就是科学的态度。毫无根据的想象和操作,从来都不是基层医生的专利,只是基层医生的群体数量大,所以这部分占得比例就比较高。
条件可以简陋,但是再简陋的条件也可以遵循最基本的医疗规范和准则,我们最忌讳的就是用外部条件来强调和妥协必须遵循的医疗规范和准则。比如消毒隔离原则、无菌操作等等大原则我们可以妥协吗?就专业内容来说,你条件所限可以用最简单的冷弯活动义齿作为修复,但是基本的义齿设计原则可以妥协吗?你可以做一个干髓治疗,可是你可以不把窝洞清理干净吗?我想很多底线都和外部条件无关,这恰恰是一个医生的技术和责任心可以掌控的东西。
再怎么基层的诊所,国家对开业或者说医疗机构的从业是有门槛底线的,如果连这个都达不到的话,只能说是不合格的单位。不要告诉我做根管治疗你连一套齐全的扩大锉都没有,你还要为病人做根管治疗。这种情况下,转诊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很多门诊,明知道条件有限,却还是要不放弃、不转诊,硬是要留下病人,然后胡乱搞一下来获得一点收入,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人曾和我讨论,在偏远地区,连基本的供电都有问题,难道患者就不能得到一点牙科的保健服务了吗?回答当然不是,那里人同样需要牙科保健,但是方式和方法不同。越是没有基础的治疗条件,就更应该强调预防。基本的龋病治疗问题已经有了科学的可行解决方案,ART(AtraumaticRestorativeTreatment)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如果你的龋病处理是按照ART技术执行的话,即使没有电机设备,也可以进行符合规范和标准的治疗。在极端条件下,牙髓病拔牙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记住是在极端条件下。仔细读一下颌面外科的教科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拔牙适应证的第一条,就是:严重广泛的龋坏而不能有效治疗的牙可以拔除。这句话里面提的是“不能有效治疗”,那么不能有效治疗就是有很多情况,例如,过深的残根龋坏,当然也包括了极端条件下,没有根管治疗的条件,也不能有效治疗。
在个人专业成长和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都会碰到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基层医生只要学会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有限资源,学会科学地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一样可以把问题解决掉。例如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查找或循证临床问题,再直接一点,可以在网络的平台上向有经验的医生求证和学习。
基层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基层患者量大,可以很好地训练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比如有些基层单位的医生,智齿等复杂拔牙技术出神入化,这完全是所谓生长在高端门诊中的医生所望尘莫及的。口腔临床有大量需要动手的基础操作技能,而所有这些技能,即便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一样可以训练。关键是自己又没有主动、有意识地去自我训练和提高。
经验需要累计,知识需要储备,不是等有了条件才去学习的,基层牙医不是不可以做到,而关键是你是否正在做。
只要把我们基层最基本的东西做好了,也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一旦条件允许或者改善之后,你就会如虎添翼,作出更加精湛的治疗。
基层牙医是中国牙医的主流,我们必须学会珍惜自己,重视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环境是客观的,是否上进是主观的,在我们现有的工作环境中做出符合规范和科学的东西来,才是我们基层牙医的发展正道。不要再用客观的条件来作为说事的理由,追求条件的优越是永无止境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是一个基层医生,因为我没有用过牙科CT,也没有用过显微根管治疗仪,没有。。。。。太多的没有。贫穷不是作践自己的理由,尊严是靠自己来建立和维护的!
基层牙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你喝彩!
编辑感言:特别感谢本文章的原创作者。用如此真切的文词表达内心的想法。相信我们中国口腔医生会不断成长。口腔行业高速发展。为我们的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口腔医疗服务。
欢迎有任何想法的口腔同行投稿给我们,我们将用我们的绵薄之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同时也非常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各位前辈,老师,同行。以及来自全球12万牙医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