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牙源性皮瘘9例临床分析
李 清,张 弘,林俊生,何 雯,翁 翊,柴 宝,王 鹏,
陈达灿,陆 原
作者单位: 58052 深圳,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皮肤科(李
清, 何雯, 翁翊, 柴宝, 王鹏, 陆原); 深圳市龙岗区
中心医院皮肤科(张弘);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
院口腔科(林俊生);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陈达灿)
作者简介: 李清, 学士,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皮肤外科及常
见、 多发皮肤性病的诊治, E-mail: liqing888@63.com
通讯作者: 陆原, E-mail: chfsums@63.com
牙源性皮瘘是指由牙齿化脓性炎症发生脓疡, 从皮肤开口排出, 形成皮肤肉芽肿或瘘孔的疾病, 大部分患者无牙痛史, 故常先到皮肤科或外科就诊, 易造成误诊、误治, 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笔者对 20 年 3 月—204 年 2 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牙源性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 减少误诊。
方法
总结 2011 年 3 月—2014 年2 月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 误诊、 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9 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的患者, 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 皮损均治愈。 随访半年无复发。
结论
牙源性皮瘘患者常因牙齿症状不明显而在皮肤科、 外科等诊治, 最终被误诊、 漏诊。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可使患者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手术治疗。 本病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 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讨论
皮瘘是指连接体表与器官之间的一种病理性管道,管的内腔为肉芽组织并有上皮衬里。 牙源性皮瘘主要是因为牙根化脓性炎症、 龋齿累及牙髓组织和齿根尖部,继发细菌感染, 形成脓液从皮肤开口排出, 最终形成皮瘘, 或者是由于智齿周围炎、 埋伏齿等继发齿槽骨炎症,病灶处脓液贮留, 最终形成皮瘘和皮肤肉芽肿。 好发于青年人。
本病初起常有一较长时间的牙痛和面部肿胀史, 皮肤红色丘疹或疖肿样损害逐渐增大, 糜烂、 破溃、 长期间断排脓, 呈化脓性肉芽肿外观, 病变日久则局部皮肤表面凹陷成脐窝状(凹陷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 病程愈长, 凹陷出现的可能性愈大及凹陷的深度愈深), 中央可见瘘口排出脓液, 探针插入瘘口检查, 常可触及牙根或骨面。 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时, 瘘口可假性愈合, 短期终止排脓。 瘘口出现在病源牙附近, 但也可因脓液沿皮下扩散而出现在颈部。 病源牙可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根尖周感染或阻生牙。 本组患者显示病程越长局部炎症越不明显, 但局部皮肤凹陷严重。 在病源牙诊断时, 可由瘘管口插入牙胶尖或沿窦道伸入金属探针, 然后行 X 线摄片, 可显示瘘管趋向和指示病源牙方位, 借以与可疑邻牙鉴别。 诊断要点 : ①早期有牙痛病史及局部疼痛症状; ②口内有病源牙, X 线片有时可见牙周骨质的炎症阴影(病理性骨袋) 存在; ③有经久不愈呈漏斗状凹陷的皮肤瘘管, 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从龈瓣内溢出。
该病呈慢性反复发作, 如追问病史, 患者多有牙周疼痛或不规范的根管治疗病史。 就诊于皮肤科的牙源性皮瘘患者, 就诊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牙痛, 而是以皮肤症状为主诉。 追问病史, 有的患者皮瘘邻近部位牙齿既往发生牙痛的时间距皮肤科就诊时间可长达 3 年余。 本组资料中, 部分患者由于在院外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 就诊时窦道口暂时性闭合, 没有脓液排出。 有脓性分泌物的患者皮损处亦未见到明显的窦道开口。 皮损在外形上似化脓性肉芽肿。 该病在组织病理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改变, 因患部皮肤组织病理无特异性, 故怀疑为本病时组织病理检查无诊断意义。
颌面部瘘道来源于感染的占 60%, 肿瘤占 5%, 胚胎发育异常及其他占 28%, 其中感染来源于牙齿的占80%。 牙源性皮瘘多发于青少年, 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根尖孔比较粗大, 骨皮质较薄, 根管感染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 并在根尖周骨质遭到破坏时, 脓液易穿破骨板,穿出颊肌和皮肤形成皮瘘; 且青年又正值智齿萌出的高峰期, 极易引起智齿管周炎。 皮瘘的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下 1/3(98.%) 处, 这主要由于上颌骨骨板薄而且有较多的营养孔, 附着上颌骨的肌肉多为纤细而薄的表情肌,因此上颌骨内的炎症容易向外穿破骨皮质, 于牙槽黏膜上形成瘘口。 而下颌骨则反之, 并且由于重力的作用,上颌牙根尖或牙周炎症易向牙冠方向渗透, 而于黏膜上开瘘。 下颌牙根尖或牙周炎症向根尖方向渗透而形成皮瘘, 再者下颌阻生智齿易引发冠周炎也是皮瘘在面部下1/3 多见的一个缘故。 本组 9 例患者中有 8 例(94.8%)位于面下部, 且经临床证实, 非面下部牙源性皮瘘因临床更罕见, 诊断可能更加困难, 也更易误诊。
来源:小编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