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医学界临床药学
在医疗资源紧缺的年代,包治百病的“消炎药”是最受百姓“欢迎”的。医院要排队,工作又很忙,去药店买点药吃吧,头痛脑热吃“消炎药”,感冒咳嗽吃“消炎药”,腹痛拉肚子吃“消炎药”……“消炎药”成了最畅销的一种药。
来源:“消化病科普”微信公众号(医学界转载本文以获得授权)
在中国“消炎药”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有人管抗生素叫消炎药,也有人管对抗炎症的药物叫消炎药。处于许多原因产生了“消炎药”这么个易误导、易混淆的叫法。百姓常提到的“消炎药”包含了几大类药物,光是抗生素就有成千上万种,对抗炎症的药物又有几大类。
“消炎药”这个叫法误导了不少人,尤其是与抗生素混着叫,多多少少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百姓是不一定知道消炎药与抗生素的区别,也不一定知道抗生素不能随便用以及滥用的后果。要分清这些概念,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炎症,医学上说的消炎药哪些。
什么是炎症
炎症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比如感冒后喉咙发炎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产生了我们就会有发热、疼痛、流鼻涕、咳嗽等各种症状。
医学上所指的消炎药
临床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感冒药里的成分有很大一部分就具有抗炎作用,目的是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症状。
消炎药与抗生素因何得缘
微生物入侵后,人体会产生炎症反应来对付它,机体释放出各种炎症因子,调动各种炎症细胞来对抗“微生物入侵”。炎症反应的另一面:同时带来了发烧、疼痛等症状,也就是“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人就会感觉各种不舒服或病态。一般情况下微生物被消灭了,炎症反应就会消退,不舒服的症状也会跟着散去。
我们平时得病了最常见的原因是微生物感染,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细菌。因此有一种错觉:使用抗生素治好了病,炎症消退了,发烧等不适症状就消失了,可能因此抗生素被挂上了消炎药的名称。百姓容易误认为发炎了就是细菌感染,其实并不是,比如感冒引起喉咙发炎多数是病毒引起的。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没有细菌感染一般是不用抗生素的。抗炎药物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同种类抗炎药物有不同的功能,除了最常见的解热、镇痛作用,还有抗风湿作用、保护心血管等方面作用。
所以抗生素是抗生素,抗炎药是抗炎药,别再混着叫“消炎药”了,以免造成更多的误会。我们应区分好抗生素与抗炎药物,至少别把抗生素当作万能药。
别把抗生素当作“万能消炎药”
遇到头痛脑热习惯性地来一句,吃点“消炎药”,可能“阿莫西林”就吃上了。抗生素被误叫做消炎药,药店常常就卖给百姓抗生素,一般百姓不一定能意识到阿莫西林是抗生素。当然也有百姓把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等的抗生素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用,因此滥用了抗生素也不知情。
抗生素的滥用会照成细菌耐药,细菌经过突变筛选,对现有的抗生素耐药。细菌耐药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药物研发的速度,造成“多重耐药细菌”。这类细菌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只是目前普通人还没有切身经历而已。随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多数感冒症状是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除非继发细菌感染一般是不用抗生素的。抗生素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虽然我们的不舒服很多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炎症反应都是细菌引起的,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失调也可以,更多情况下你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一有不舒服就吃抗生素显然是盲目的,不一定起效,还造成抗生素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