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影像方法产生的问题已有很多文献报道,这些问题是其与生俱来的失真因素导致的,包括解剖位置异常、缩小、放大、与相邻结构重叠、缺乏骨密度的判断、不能确定骨的宽度和质量,以及重要解剖结构间较差的空间关系。尽管二维影像具有这些局限性,在过去20年,二维根尖片和全景片仍是广泛用于上颌窦提升术诊断、计划和术后检查的影像技术。这些问题本身就可以导致对种植体植入位点和所需骨移植面积的错误诊断,并引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导致不利结果。
¤¤通过CT扫描获得的全景重建影像,可以观察右侧上颌窦提升术的术后效果(图4.18)。在这个二维图像中可见上颌窦中垂直充填的骨移植物,其密度不同于邻近的解剖结构。这些垂直充填的骨组织足以放置适当长度的种植体。全景影像还可以显示左上颌窦中明显的窦黏膜厚度。对上颌后牙区植入了一个失败的种植体而言,患者以往的口腔病史非常重要。
图4.18 术后全景重建影像显示右侧已行上颌窦提升术,左侧上颌窦呈病理影像。
预防
¤¤三维CT/CBCT数据可以形成4种基本的可视化影像,包括全景影像、轴向影像(垂直于全景)、横断面影像(垂直于轴向)和三维重建影像。每个单独的影像形态都有助于特定平面的诊断。笔者的观点是:只有充分运用所有的4个影像才能得到合理的治疗计划。通过后牙区连续的横断面影像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牙槽嵴嵴顶有一个小穿孔,上颌窦的内侧和外侧窦壁发生了增厚(图4.19a)。鼻腔及其大小也要特别关注。将横断面影像向前方推进,发现在种植体的植入位置相对应的上颌窦膜增厚处发生了明显的内陷(图4.19b)。为了明确失败种植体的情况,我们在上颌窦中虚拟植入一个类似的种植体(图4.19c)。根据虚拟种植体填补的“缺损”情况,我们评估了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并发现“影像中的缺损”已经被炎症性膜组织包绕。可以肯定的是,该种植体没有植入在健康的牙槽骨中。
图4.19(c)通过模拟种植体植入可以证实。
转: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