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是应用于骨再生的外科手术之一,它使人们可以在骨量不足的位点进行种植体的植入。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再生应用上,GBR是一种成功的、可预期的技术,然而,屏障膜的使用也有许多潜在的缺陷。
使用不可吸收膜的GBR技术可能的并发症分类如下:
·膜的暴露和感染:
--│类:小范围的膜暴露(≦3mm),没有脓性渗出
--‖类:大范围的膜暴露(> 3mm),没有脓性渗出
--Ⅲ类:膜的暴露伴有脓性渗出
--Ⅳ类:脓肿形成而没有膜的暴露
·与骨膜松解切口有关的损伤
并发症的预防:外科手术
在所有的GBR技术中,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来进行牙槽脊的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骨增量手术,是技术性最敏感的一种方式。术前和术后,患者都要服用一定量的药物,如抗生素,以减少创口的细菌污染。
瓣的设计和受植区的预备
通过手术在缺牙区角化黏膜内植入瓣和种植体,在下颌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颊神经和口底的脉管从,舌侧瓣必须越过下颌舌骨肌进入肩胛舌骨肌,上颌腭侧瓣不制备骨膜切口。松解组织瓣后,要对骨表面进行刮治术处理,以免残余的结缔组织和骨膜干扰骨的再生。
瓣的放置
当要使用GBR技术来引导大范围的骨缺损再生时,建议使用具有钛加强型的聚四氟乙烯膜。为了避免在愈合期受到任何的影响,膜不要与邻牙的牙周韧带接触,而应覆盖残余牙槽骨至少3-4mm。
骨移植物
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下的空隙填充骨移植物,可增加骨引导再生手术的成功性。由于骨移植物可为膜提供支撑和为成骨提供支架,骨移植物和GBR往往联合使用。来自口内、口外的自体骨移植物被认为是引导骨再生的金标准,
通常使用骨刮器和环形钻在下颌升支和/或颊联合处采集自体骨移植物。
缝合
缝合前,必须对两侧软组织瓣的冠向拉拢做临床评估,最理想的是两侧瓣重叠至少10mm。建议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不可吸收纤维单线缝合。
膜的移除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是一种不可吸收膜,需要二次手术移除,移除的具体时间可根据需要再生的骨量而定。
种植体的植入
种植体可以同期或延期植入。当剩余骨量足以使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时(≥6mm),可在垂直骨增量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延期植入是指经过6-8个月的埋入式愈合后,移除膜的同时植入种植体。有时当发现角化组织带不足时,需要从腭侧取软组织移植物来增加这一区域的软组织量。该移植物可以在放置基台时或最终修复植入前。
引导骨再生并发症的临床处理
以下几种不同的临床情况,被认为可能是膜暴露及感染发病机制的辅助因子:
·拔牙后软组织愈合不全
·不正确的瓣设计
·瓣的松解不够
·张力下缝合
·活动临时修复体的压力
最早期暴露的治疗方法,根据有无脓性分泌物和软组织裂口的程度而定
Ⅰ类和Ⅱ类:没有脓性分泌物的膜暴露
对于穿孔<3mm的Ⅰ类膜暴露病例,治疗以加强口腔卫生的方案为主。对于裂口>3mm的情况的Ⅱ类膜暴露病例,应立刻将屏障膜去除,以免再生骨受到感染。如果未累及膜下方的骨移植物,则应关闭组织瓣。
Ⅲ类:伴有脓性分泌物的膜暴露
应立刻将膜移除,膜移除后,轻柔的刮治是清除会危机骨再生过程的感染颗粒和炎症组织的重要方法。
Ⅳ类:不伴膜暴露的脓肿形成
该并发症 以术区不伴膜暴露的脓肿形成为特征,术区出现肿胀、组织感染伴流脓。该现象的发病机制可能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在使用时受到细菌污染
·骨移植受到细菌污染
·不正确的拆线方法
·邻牙的牙髓/牙周感染
·修复体边缘不合适
·GBR术区接种了外源性细菌(例如手、指甲)
治疗:即刻将膜移除和刮出所有的感染组织,使用相应的药物来减少细菌对治疗部位的污染。
与骨膜切口有关的损伤
GBR技术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充分松解颊、舌侧瓣已达到无张力缝合,这一步骤包括上下颌的颊侧骨膜切开。在下颌,要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在颊孔的出口段,避免损伤上颌骨的眶下神经。不正确的操作步骤会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感觉异常症状。此外,损伤舌侧瓣会引起舌下间隙和下颌下间隙的水肿。
来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