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位点处理的目的包括:
刮除肉芽组织,去除残留在骨面上的骨膜等软组织,避免纤维组织等软组织随种植体旋入预备的窝洞,影响骨结合。
提供一个将种植体骨内端涂层部分完全包裹的植入位点。
植入位点是种植体粗糙涂层部分在骨组织内的最终位置,种植体颈部具有一定宽度,与种植体长轴呈直角。而大多数缺牙后的牙槽嵴顶并非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拱形,且形态不规则,有锐利骨缘或骨嵴,宽度甚至窄于种植体颈部直径,不能将种植体颈部粗糙涂层部分完全包裹(图1)。
这时我们不能以牙槽嵴最顶点作为植入位点,需处理植入位点的菲薄骨嵴,使其宽度尽可能大于种植体颈部直径。这一做法在后牙尤为重要(图2)。而在前牙区需要保留牙槽嵴高度,修整牙槽嵴需特别谨慎。如种植体粗糙涂层部分不能完全没入骨组织则需做引导骨再生技术。
植入位点测量方法
管嵴距、窦嵴距是指下颌管距上壁或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但在临床实际设计中,管嵴距或窦嵴距的起点(最终植入位点)宽度要大于拟植入种植体颈部直径,这样才能将种植体颈部完全包裹在骨组织中(图3)。
图3 下颌骨横断面CBCT影像图(实际植入位点与管嵴距)
植入位点的处理方法
所用工具主要有球钻或超声骨刀,其他工具与齿槽骨修整术的工具基本相同,由刮匙、咬骨钳、小骨凿等组成(图4)。手术中应注意咬骨钳握持方式,便于更有效地施力(图5)。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切开黏膜后,首先用刮匙去除植入位点骨面及周围的软组织,以免将纤维结缔组织带入窝洞影响种植体骨结合,并检查骨面是否平整。如遇较小的骨尖或骨嵴,可用大球钻平整,研磨时需用水冷却。如遇较大的骨尖或骨嵴,可用咬骨钳或者小骨凿适当修整骨面使其平整,并保留骨屑,以备植骨时使用。直至形成一个平整的植入位点(图6)。
来源:口腔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