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软骨也称第1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分别为左右第1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11.神经嵴:神经褶的顶端与外胚层交界处为神经嵴。
12.神经嵴细胞: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头尾走向的细胞带。又称外胚间叶细胞,神经嵴细胞是特殊的多能干细胞
13. 甲状舌管:奇结节和联合突之间中线处的表面内胚层上皮,沿中线向深部增生至甲状软骨处,形成上皮条索称之。
14.舌盲孔:甲状舌管以后变成实性上皮细胞条索并逐渐解体退化,与舌表面失去联系,但在其发生处的舌背表面留下一浅凹,即舌盲孔,位于界沟的前端。
15.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未退化或退化不全。
16.异位甲状腺:甲状腺始基形成甲状舌管至甲状软骨要经历下降的过程,未下降或部分滞留造成。
17.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18.牙板:在胚胎的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19.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0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是未来的根尖孔。
20.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称为上皮根鞘。
21.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2.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釉结在牙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23.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当牙萌出到口腔中,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24.引导管:牙胚向合面方向萌出时,包绕牙胚的牙囊组织通过结缔组织条索与口腔粘膜固有层相连,这一结构称为引导索。在干燥的幼儿颅骨上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条索的孔,称为引导管。当恒牙萌出时,骨吸收使引导管很快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骨通道。
25. 口腔前庭沟:前庭板继续向深层生长,与发育的牙槽嵴分开,形成前庭沟。
26.牙胚:牙板向深层生长,末端细胞增生,发育为牙胚。
27. 终棒:在相邻的内釉细胞之间,有一特化的附着结构,即一种细胞连接复合体,含肌动蛋白的细丝由连接复合体进入细胞的胞浆中,在近中和远中形成终棒,这种连接复合体在釉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8.釉索:是由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一条细胞索。
29.釉龛:片状的牙板向内凹陷,切片上表现出两个上皮条索与口腔上皮相连。
30. 牙乳头:成釉器下方的球形细胞凝聚区称为牙乳头,将来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乳头是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
31. 牙囊:包绕在成釉器和牙乳头边缘的外胚间叶细胞密集成一结缔组织囊,称牙囊。牙囊中含丰富的血管。
32.釉梭:成牙本质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隙消失,细胞向基底膜侧伸出粗短的突起,细胞体向牙髓中央移动,胞质突起埋在基质中,有的突起伸入基底膜中,形成釉梭
33. 成釉细胞突(Tomes突):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开始离开牙本质表面,在靠近釉质牙本质的一端,形成短的圆锥状突起称成釉细胞突。突起中含初级分泌颗粒和小泡,胞体中含有丰富的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34.釉小皮: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物覆盖在牙冠表面上,称为釉小皮。细胞通过半桥粒与釉小皮连接。
35. 牙髓:牙乳头是发生牙髓的原始组织,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才叫牙髓。
36. 根尖孔: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这是未来的根尖孔。
37. 结合上皮:当牙萌出到达口腔时,缩余釉上皮的成釉细胞变为鳞状上皮附着在釉质表面上,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38.球间牙本质: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没有管周牙本质结构。球间牙本质主要见于牙冠部近牙釉质牙本质界处,沿着牙的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规则,其边缘呈凹形,很像许多相接球体之间的空隙。
39.前期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是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存在,称为前期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一般为10~12μm厚。在发育完成的牙较之正在发育的牙其牙本质形成为慢,所以前者的前期牙本质较后者为薄。前期牙本质与矿化牙本质的界限较清楚,呈不规则形,可见钙化小球。
40.修复性牙本质:也称第三期牙本质、反应性牙本质、不规则牙本质、刺激性牙本质。当牙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称修复性牙本质。
41.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齿和对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形成速度与食物种类及牙所承受的咬合力有关。
42.管间牙本质: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质低。
43.管周牙本质:镜下观察牙本质的横剖磨片时,可清楚地见到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的透明带,称为管周牙本质,它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含胶原纤维极少。
44.罩牙本质: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45.透明牙本质:当牙本质在受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除了形成上述修复性牙本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磨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46.(牙本质)透明层: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在根部者称透明层,厚约5~10μm。
47.托姆斯粒层:在牙纵剖磨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48.死区: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称为死区。此区的敏感度减低,常见于狭窄的髓角。
49.釉柱:釉柱呈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达到牙的表面。釉柱由成釉细胞形成,成釉细胞边形成边向后退缩,由于成釉细胞形成过程不是直线,故釉柱也不是直的。釉柱彼此横跨缠绕,长度大于相应部位釉质的厚度。不同部位的釉柱排列不同,釉质表面比釉质牙本质处宽大,故釉柱的直径在表面较深部为大。
光镜:釉柱横剖面呈鱼鳞状,较大的头部朝向咬合面方向,尾部朝向牙颈方向,相邻釉柱以头尾相嵌形式排列。
电镜:釉柱由有一定排列方向的扁六棱柱形晶体组成,呈球拍状。釉质晶体在釉柱的头部互相平行排列,平行于釉柱长轴,从颈部向尾部移行时,晶体的长轴取向逐渐与釉柱长轴成一角度。
50. 釉质牙本质界:两种不同矿化组织的交界面,外形呈贝壳状,增大两者接触面,有利于两种组织牢固的结合。由许多紧挨的圆弧形小凹构成,小凹突向牙本质。
51. 釉梭:起于釉牙本质界,伸向釉质,纺锤状,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磨片牙尖及切缘处多见,干燥牙磨片呈黑色。
52.釉丛:起始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在釉质中的分布均匀。
53.釉板:垂直于牙面,薄板状,可贯穿整个釉质厚度,磨片中呈裂隙状,内有较多的有机物,可成为龋致病菌侵入途径,也可因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而再矿化。
54.横纹:釉柱上阶梯状细线,透光性低,与釉柱的长轴垂直,呈规律性重复分布。横纹的形成与成釉细胞每天的周期性形成釉质有关,代表每天釉质形成的速度。横纹处矿化程度稍低,当牙轻度脱矿时横纹较明显。
55.生长线:在横断磨片中深褐色同心环状排列,类似年轮。在纵向磨片中自生长线釉牙本质界向外,沿牙釉质形成的方向,在牙尖部呈环行排列包绕牙尖,近牙颈处渐呈斜行线。是研究釉质发育状况的标志。
56.绞釉: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处较直,而内2/3处弯曲,称绞釉。绞釉可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57.施雷格线:用落射光观察牙纵向磨片时,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的带,改变入射光角度可使明暗带发生变化,这些明暗带称施雷格线。
58.釉面横纹:釉质表面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牙颈部尤明显,叠瓦状,是牙呈节律性发育的现象,也是釉质到达牙表面的部位。
59.牙本质小管: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自牙髓表面向釉质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牙本质小管在近牙髓一端较粗,越向表面越细,沿途有侧支,排列稀疏。
60.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成牙本质细胞胞体位于牙髓靠近牙本质侧,整齐单层排列,其细胞突起即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内,行程中分出细小分支伸入小管的分支,并与临近的突起分支相连,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到达釉牙本质界。
61.生长线(von Ebner line , 冯.埃布纳线):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与牙釉质生长线的形成相似,表示牙本质的发育与形成速率是周期性变化。
62.点彩:附着龈色粉红,质坚韧,表面呈桔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称点彩。点彩可增强牙龈对机械摩擦力的抵抗,但在炎症水肿时,表面点彩可消失而变为光亮。
64.主纤维:牙周膜中的胶原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在细胞外聚合成纤维,汇积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主纤维。
65.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的上皮细胞。在光镜下细胞较小,立方或卵圆形,胞浆少,嗜碱染色。电镜见有基底膜将细胞与牙周膜的基质分开,相邻细胞有桥粒相连,胞浆含有张力微丝和大量的核糖体。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66.束骨:由于有大量的外源性胶原纤维的埋入,所以固有牙槽骨又称为束骨。
67.(牙槽骨)穿通纤维:邻近牙周膜侧的固有牙槽骨呈板层排列,其中包埋了大量的牙周膜纤维即穿通纤维,其走行方向与骨板垂直或有一定角度,固有牙槽骨中的穿通纤维比牙骨质中的穿通纤维粗。
68.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的环状狭小空隙。
69.牙周袋:龈沟深超过3mm时为牙周袋,常是病理性的。
70.牙龈:包围和覆盖在牙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粘膜,呈浅粉红色,坚韧而不活动。分为游离龈、附着龈、牙间乳头。
71.游离龈沟: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处的浅红色凹沟,称游离龈沟。
72.牙间乳头(龈乳头):牙龈呈锥体状充填于邻近两牙的牙间隙部分。
73.龈谷:在后牙,颊侧和舌(腭)侧龈乳头顶端位置较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称龈谷。
74.牙龈结合:牙龈上皮(包括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与结缔组织一起将牙龈附着在牙上的结构。
75.牙周韧带:大量胶原纤维将牙固定在牙槽窝中,具有悬韧带作用,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
来源于中国好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