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的病员大部分是在牙科综合治疗椅上进行治疗的,而病员中有些可能是传染病、慢性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由于大多数口腔治疗的操作是在病人口中进行,医务人员的手及其使用的器材直接接触病人口腔,与病人的血液、口腔分泌物接触频繁,这就会使得各种疾病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面对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消除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1 口腔诊疗中的感染途径
1.1 直接接触传播医生在执行操作时,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病原体,特别是乙肝和艾滋病病毒等,因此增加了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1.2 间接接触传播污染公用物品或专用物品:如手机,有回吸作用,手机内腔附着唾液和血液,造成患者之间传播途径。另外,口腔医疗器械品种多样,且多为贵重精密的器械,这些器械直接在患者口中使用,常被患者唾液、血液等污染,如无严格的消毒措施,可在患者中进行传播,造成医源性感染。还有许多车针、牙钻、钢丝等多由医生自己保管,也不能进行很好消毒,这些都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
1.3 空气及悬浮颗粒传播 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其中部分为传染病或带菌者,常由呼吸道排出病原体。尤其是老人及幼儿,其抵抗力低,很容易感染。另外,通过变速手机、洁牙机,产生小飞沫,通过呼吸而感染。
2 口腔门诊护理治疗中的控感措施
(1)保持环境清洁、无尘;保持空气对流,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h;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地面2次;紫外线室内空气消毒1次,时间2h。为患者创造清洁、舒适、安静的就诊环境。(2)综合治疗台(包括椅位、治疗台、控制面板、三用枪手柄、灯光把手、吸唾器接头和痰盂等)是医、患接触频繁和容易污染的部位,因此必须保持清洁干净,特别是医生、助手在治疗操作中的触摸处和患者的头托均应使用一次性消毒纸或一次性薄膜进行包扎“隔离”,每个病人治疗后拆除更换;对痰盂及附属区应做一次简易清洁,保持无污水残留。这样,一方面可保持综合治疗台有关用具不受污染,达到控制交叉感染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给患者一个干净清洁的印象,对医护产生信任感,放心接受治疗,这对整个诊疗计划有着积极的影响。(3)在诊疗过程中极易受污染的物品,如能使用一次性用具的如手套、口腔检查盘、印模托盘、三用枪头、吸唾器、口杯等必须尽量使用,用后进行毁形、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使用频繁而细小的器械如车针、磨头、抛光轮等使用后要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确保无残留碎屑后进行高压消毒。(4)为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对诊疗手机的消毒必须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手机收集、清洗消毒、养护、包装、灭菌、干燥、存放,并定期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坚决做到手机“一人一机,一用一消毒”。(5)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觉性,上班时间要求衣帽整齐,治疗操作时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在每次诊治病人的前后用流水肥皂洗手法认真洗手,进行操作时应戴手套。
3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
3.1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医院感染的短长期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3.2 加强宣教,提高认识 要求全体医护人员熟悉医院感染的有关理论,钻研控制感染的技术。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要对医患双方进行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3 加强管理,实施监督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领导下,形成医院感染的监督、监测系统。随时掌握传染源、易感人群、感染危险因素等有关信息。组织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门诊环境的监测:包括诊疗室空气监测;设备器械表面监测;灭菌器的监测等。加强对门诊医务工作人员的监测,定期体检化验和定期注射疫苗。
转: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