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中支抗效果的研究
尖牙远移(Canine distalization)是治疗Angle I类中度拥挤的惯常手段[1]。在治疗初期采用直丝弓矫治后,已基本解除牙弓拥挤,然后进入支抗阶段。目前可供选择的支抗手段主要为Nance弓与TPA,关于二者孰优孰劣临床说法不一,本文现取2010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ngle I类中度拥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拉尖牙远移中Nance弓和横腭杆(TPA)各自的支抗效果并加以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ngle I类中度拥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还需满足如下要求:(1)采用中度支抗;(2)上、下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3)采用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按所选择的支抗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的一般资料:男6例,女9例;年龄在13-17之间,平均年龄为(15.2±1.8)岁;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在13-17之间,平均年龄为(15.1±2.3)岁。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Nance弓治疗:获取头颅侧位片并建立模型,拔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品名:奥杰;规格:0.56mm Roth系统;产地:杭州)粘接,戴入个体化Nance弓并粘接,采用不锈钢丝(1.2mm)弯制,钢丝向腭窟窿前端弯曲,并制作基托,基托呈扁、圆、薄形状,使之紧贴腭黏膜。充分排齐平整后,选择不锈钢圆丝(0.46mm)在颌内向远端采用链状橡皮圈牵引(0.98N)尖牙,采用结扎丝结扎4个切牙,弓丝末端回弯,当尖牙向第二前磨牙靠近时停止牵引。治疗完毕后拆除模型[2]。
对照组接受TPA治疗,获取头颅侧位片并建立模型,拔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同上)粘接,戴入个体化TPA并粘接,采用不锈钢丝(1.2mm)弯制,横向连接两侧磨牙带环,中间Ω 形向远中曲弯,与黏膜保持2-3mm的间距。治疗完毕后拆除模型。
1.3 测量
1.3.1 模型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包括:
(1)0.1mm精确度的游标卡尺;
(2)0.5mm精确度的直钢尺;
(3)量角器;
(4)基骨测量仪;
(5)圆规;
(6)型号为EOS350D的佳能数码单反照相机;
(7)反光板。
1.3.2 模型测量内容及方式
采用游标卡尺和基骨测量仪测量第一恒磨牙中央窝与上颌牙槽嵴前座点之间的距离;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第一恒磨牙(双侧)中央窝之间的距离;采用佳能数码单反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测量远中舌尖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双侧)近中颊尖点之间的夹角(如图1中“3”所示)。每一项测量内容分别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标准值[3]。
图1 模型测量
1.3.3 头影测量内容及方式
腭平面与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点之间的距离;前颅底平面与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长轴之间的夹角;前颅底平面与上颌中切牙牙体长轴之间的夹角;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之间的夹角;全面高与下面高之间的比值。每一项测量内容分别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标准值[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模型测量结果对比
远中舌尖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双侧)近中颊尖点之间的夹角:观察组的夹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结果对比
头影测量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由表2可知,两组在前颅底平面与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长轴之间的夹角的对比上无显著型差异(P>0.05),但对照组略大。由此可见两种方法在磨牙倾斜控制上无实质性差异,据部分研究表明未戴入TPA支抗牙时的磨牙倾斜度与戴入TPA支抗牙时亦无显著差异。但另有报道显示采用Nance弓后磨牙未产生前倾现象,相反采用TPA后有明显改变[5]。总体来讲Nance弓的优越性更明显。
在其他头影指标中二者均未体现出显著差异性,但在垂直方向上选择不同的支抗方式直接影响面高度协调。其原因在于下颌平面倾斜度会受到支抗的控制作用,以致面下1/3高度受到同样干涉。由此可见垂直方向上选择任何一种支抗方式均能起到一定的支抗效果。但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第一恒磨牙(双侧)近中颊尖点之间的夹角小于对照组(P<0.05),即观察组的磨牙(如图1中“2”所示)近中舌向旋转的控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在拉尖牙远移中应尽量选择Nance弓进行支抗治疗,该疗法的支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来源:原创 中国医疗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