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在地板上,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与地面平行,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能与地面平行,背直且靠住椅背,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医师的眼与患者的口腔距离为36-46cm。
瞳孔-眼角耳屏线、坐骨结节连、腓骨小头连线与地面平行。
躯干长轴垂直、上臂长轴垂直。
肘关节与肋弓轻轻接触。
操作点在胸骨中心,距离以能看清手纹为准。
一)医师的规范化体位示范
医师的规范化体位示范
正面体位
侧面体位
诊疗上颌牙齿的医患体位
A正面 B侧面
诊疗下颌牙齿的医患体位
A正面 B侧面
二)错误姿势
A颈部屈曲 B身体以及颈部屈曲
三)医生位置的调节因素
1.医生位置的变化:根据工作需要在8:00-12:00范围内变化位置。
2.椅位垂直高度变化:操作点在医生胸骨中点或心脏的水平。
3.患者头部前或后倾分别不得超过正8°或者负25°。
4.患者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均不得超过45°。
5.患者的张口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1、助手采用立位或椅坐位;
2、助手的座椅前缘应位于患者口腔的水平面以上;
3、椅坐位时,助手的肘关节应比患者口腔高10~12cm,背部伸直,大腿与地面平行。
患者应取卧位,并给患者围上治疗巾,戴上防护眼镜,预防污物污染衣物或溅射到眼镜。患者头部必须与头靠上部平齐。患者仰卧位或接近仰卧位时,身体受到的支撑力最大,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面部肌肉放松,当医师的头部和医师眼镜正确的向前倾斜时,口腔部应在医师眼镜的正下方,患者的上牙合面平行于医师的身体,下牙合面与医师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
主要有两种,即椅座位及仰卧位(水平位):
1、椅坐位:患者坐在诊疗椅上,椅背与椅面垂直或稍后倾。
举例--标准拨牙位:患者在诊疗时常采用椅坐位,双眼正视前方。
拔除上颌牙时,调节椅位使患者在大张口时上 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呈60°
拔除下颌牙齿时,患者稍直立,大张口时 下颌胯平面应与地平面平行
2、仰卧位:诊疗椅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15°,
患者以仰卧位姿势接受诊疗。
一)调整操作体位
(1)医生位置的变化:8:00~12:00
(2)患者头部左右移动:<45°
(3)患者头部前后移动:不超过正8°或负25°
(4)患者的张口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5)患者全身上下移动:调整综合治疗台的高度
二)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
(1)综合治疗台的基本要求
1)治疗台的长与宽应根据人体的身高与宽度决定
2)治疗台头靠、椅面灵活调节
3)治疗台椅面软硬度合适,与人体生理性曲线一致
(2)医生座椅的基本要求
1)椅位能上下调节,有适当厚度的软垫
2)背靠呈镰刀形,可全方位旋转
3)设有方向脚轮,能在地面上自由移动
一)上颌右侧后牙区
二)下颌右侧后牙区
三)上颌左侧后牙区
四)下颌左侧后牙区
五)上颌前牙区
六)下颌前牙区
来源于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