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爱齿-KQ88口腔医学作者:胡常红
这么久没写,是因为学完之后,一直在病例中体会。
先从教科书对印模范围的描述开始吧!
最新的人卫版修复教科书上,对于全口义齿的印模有大篇幅的讲解。
关于个别托盘的制作,是从第五版开始,对印模范围的要求是适当扩大印模面积,并提出功能性印模的概念。
在第六版上,对印模的要求改为适度伸展。从扩大到适度,体现出对印模边缘的界定有了不同的认知。第五版虽然增加了篇幅,介绍个别托盘与肌功能整塑,但是仍然把“修改初印模,刮除一层”介绍在印模法里。
新的第七版,关于印模的部分又增加三页,除了重申“适度的伸展范围”以外,还对个别托盘的边缘整塑做了大量仔细的讲解。关于肌能整塑的动作与材料也与以前版本有所不同。同时,不再提修改初印模的方法。
从这个修改的过程,可以看到,编写教材的学者们,对全口印模的理解,一步步加深,其实也是对印模边缘范围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打开新版教材,对于边缘范围,书上是这样描述的:“在不妨碍黏膜皱襞、系带以及软腭竺功能活动的条件下,应充分伸展印模边缘,以便充分扩大基托的接触面积。”“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或腭小凹后2mm)一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的二分之一或全部,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不应妨碍口底和舌运动。”
初模做个托的画线,教科书上提出,先画出基托最大伸展边缘线,然后以比最大伸展范围小2mm画个别托盘边缘线!
。。。
那么,边缘到底在哪里?如果初模得到的最大伸展范围是错误的又该如何判断?下颌舌侧,是全口印模的难点,跨过下颌舌骨嵴多少?远中伸展到舌骨后间隙,又伸展多少?
再来对比教科书。
关于舌侧的肌能修整,最早的教科书,描述比较简单,伸舌,左右摆动,吞咽。
可是,抬或伸舌,会造成口底变浅,于是,过度伸舌的动作被摒弃了。
再往后的教科书,提出轻抬,左右活动,舔口角。
七版的书上,对于舌的肌能整塑,简化为两个,轻推前牙区手柄及吞咽。
。。。
所谓肌能整塑,是帮助我们在修整个别托盘时,确定不妨碍肌功能运动的边缘。舌的肌功能运动有哪些?最小的,莫过于静息不动,然后是在固有口腔的顶,旋,搅动,以及随吞咽而产生的口底抬升,再大一点,舌会伸出固有口腔,湿润唇与口角。
了解这些,便可知道,在做肌能整塑时,应该让舌做哪些运动。
所以,虽然教科书上扩大篇幅地介绍了个别托盘以及边缘整塑,还是难免让人迷惑,在个托画线时不知所措。
如何界定全口义齿的印模范围?最近新出的一本书《下颌吸附性义齿和BPS临床指南》中,给出了另外的解释和定义。首先,印模分区应以不动黏膜与可动黏膜进行区分,印模边缘应该在所有边缘得到边缘封闭,下颌后缘应该在软组织的包裹下,得到来自光滑面的挟持,形成具有生物功能性的表面形态。
在北京课上,徐老师讲到印模范围时,首先对无牙颌口腔进行不动黏膜与可动黏膜的分析,个别托盘的画线以骨为界。
的确,不同的肌能运动,产生不同的伸展范围,如果医生对边缘界线没有明确的认知,可能会在不合格的初模误导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尤其是对牙嵴吸收严重,口腔内大范围可动黏膜区的患者,更是如此。
不动黏膜,即咀嚼黏膜,紧贴于牙槽嵴的骨面上,不会随软组织的运动而运动。当牙槽嵴吸收时,此区变得越来越窄小,有时仅剩下细细的一条
可动黏膜,称被覆黏膜,为口腔内可活动黏膜,由牙嵴不动黏膜向唇颊舌侧延展,至唇颊舌的表面,此部分的黏膜可随唇颊舌的肌肉运动而发生变形。图中黄色的部分,就是可动黏膜区。
印模的目的就是制取咀嚼粘膜面的形态,以及被覆黏膜运动时可允许的边缘范围。
可动黏膜区的印模,会因为印模方法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初学者,需要有一个比较简单易懂且容易掌握的方法,把红色的区域找准确。
把个别托盘---边缘整塑---印模材料记录,三个步骤做好了,才可能得到准确的边缘,满意的终印。
初模,徐老师要求大、全、快。即,取到所需要的所有解剖标志,重要的骨性边界,如同界碑。上颌比较容易,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推开唇颊黏膜,导致可动黏膜的过度变形,下颌也是如此,因此,徐老师,以及BPS系统,都会用适度干稠度的藻酸盐材料推开黏膜。
对于下颌,需要得到几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外斜线、内斜线、完整不变形的磨牙后垫。
通过对解剖的理解,同时,对照患者口内情况,轻轻牵动唇颊,活动舌体,观察可动黏膜的运动范围,在初模型上,就可以得到上下颌个别托盘的边缘线。
上颌唇颊侧,先观察初模的黏膜转折处有无变形,并让患者在半闭口状态下,检查口内情况,离开黏膜转折2mm处作为个别托盘的边界,后缘包过腭小凹后4mm。
下颌的个别托盘,唇侧同上颌,颊侧齐平外斜线,向后避开咬肌切迹,盖过全部磨牙后垫,舌侧让开系带,止于下颌舌骨嵴,向后与磨牙后垫的二分之一相连。
通过边缘整塑蜡、加成型重体硅胶或红膏,对个别托盘边缘整塑后,将得到比树脂个别托盘稍延展的边缘,然后通过印模材料,记录最终的边缘。
因此,义齿的最终边缘被界定为:
上颌:唇颊侧位于不动黏膜与可动黏膜间的转折区,后缘止于双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的连线。
下颌:唇颊侧位于不动黏膜与可动黏膜间的转折区,颊侧前方在外斜线外2mm左右,后方让开咬肌切迹,盖过全部磨牙后垫;舌侧让开舌系带,舌下腺区形成相应的厚度,下颌舌骨嵴处伸展至骨嵴下2mm,向后与磨牙后垫内侧二分之一相连接。
这样得到的义齿边缘,即有固位力,也不会被患者抱怨过大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