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冲洗液有次氯酸钠、EDTA、洗必泰、盐水等,次氯酸钠液是目前为止临床上首选的根管冲洗液,其冲洗作用有溶解组织和根管玷污层中的有机成分,抑制或杀灭生物膜及牙本质小管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降低内毒素活性,是唯一兼有抗菌和溶解有机物功能的冲洗液。
对于次氯酸钠的浓度,是我们临床上很纠结的一个问题,不知道低浓度的还是高浓度的对于患者来说更好,高浓度的作用有:对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更有效、组织溶解能力更强,但毒性更大;对于低浓度的作用:临床研究,高、低浓度抑菌同样有效,大量、低浓度,组织溶解同样有效,低浓度仍有腐蚀性;看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细菌和生物膜的影响,自我觉得我们的临床浓度1%和2.5%的浓度相对较理想,不能使用橡皮障和根尖开放的根管,我们可以使用1%的次氯酸钠,在量和冲洗时间上可根据需要来使用。
提升次氯酸钠的温度,对于去除细菌和玷污层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对于怎样最佳提升次氯酸钠的温度,业界存在两种方法:体外加热技术和体内(或原位)加热技术。体外加热技术的缺点是温度不好控制,而Woodmansey技术(原位加热技术)虽然加热效果很好,但氯的损失大,安全性低,改良后的Woodmansey技术有待临床研究,所以超声荡洗原位加热技术相对较普遍。储存条件的话,我们做的很不到位,应该使用棕色容器储存,使用新鲜配制的溶液。
对于和EDTA相互联合使用时,可以相互补偿,相互增效,次氯酸钠溶解玷污层中的有机成分,EDTA溶解玷污层中的无机成分,增强开放牙本质小管口的能力,从而抑制牙本质小管、侧枝及副根管中的微生物,增强其抗菌效果(对EDTA的应用,不是用于钙化根管,而主要用于根管预备玷污层中无机物的去除),联合使用的缺点是会减少有效氯,EDTA会有利于细菌粘附,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取舍其联合使用的次数和方法。
我觉得可以先单纯使用次氯酸钠,再次氯酸钠与EDTA联合使用,后再单纯使用次氯酸钠冲洗,量的话自己根据炎症大小去把握。次氯酸钠与洗必泰联合使用虽然可以增强抗菌效果,但会形成沉淀。虽然沉淀无致癌性,但会导致牙齿染色,影响根充封闭性。
各个联合都用利弊,需要我们查阅更多文献,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去取舍、有效使用。
次氯酸钠本身具有细胞毒性,影像粘膜及皮肤,所以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位,使用时要低压水冲洗,必须使用橡皮障隔离,而橡皮障的边缘微渗漏问题是个难点,尤其是找不出哪里漏的时候很可怕,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我们需要在掌握细节上再努力。对于次氯酸钠的事故,我们应有意识的重在预防。
来源:KQ88口腔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