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牙源性囊肿有几个手下。
老大鳃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一般认为鳃裂囊肿来自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但也有人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时期陷入颈淋巴结内的唾液腺上皮囊性变有关。囊肿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患者,囊性肿物柔软,界限清楚,可活动,无明显症状,继发感染时可伴疼痛。囊肿一般发生于单侧。囊肿内含物为黄绿或棕色清亮液体,或含浓稠胶样、黏液样物。组织学上,90%以上的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可伴或不伴角化,部分囊肿可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第一鳃裂囊肿的囊肿壁内缺乏淋巴样组织,与表皮样囊肿相似。
另有一类发生于口腔内的、具有与腮裂囊肿相似组织学特点的囊肿,称为口腔淋巴上皮囊肿,这类囊肿发生于口腔内构成所谓Waldeyer环的淋巴组织内,与胚胎发育时内陷于这些区域的唾液腺上皮成分的增殖和囊性变有关。好发部位包括口底、舌、软腭等处。
老二甲状舌管囊肿是甲状舌导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胚胎第4周甲状腺始基(甲状舌管)下行,在甲状软骨处发育成甲状腺。胚胎第6周时此管开始退化,消失。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各种病损,如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或甲状腺迷走组织等。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在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导管经过的任何部位,以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青少年较多见。囊肿常位于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直径一般为2~3㎝,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囊内容物为清亮黏液样物质,如继发感染则为脓性或黏液脓性内容物。囊壁可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常见两者的过渡形态,邻近口腔处的囊肿衬里多为复层鳞状上皮,而位置靠下方者多为纤毛柱状上皮衬里。纤维性囊壁内偶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
老三是黏液囊肿,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它常发生于下唇黏膜,其次为颊、口底、再和腭部。浅在者其病变表面呈淡蓝色,透明易破裂;深在者表面黏膜与周围口腔黏膜颜色一致。黏液囊肿可自行消退或破溃,其黏液性内容物可以排出或不排出,故可反复发作。浅在型黏液囊肿更易复发。
老四外渗性黏液囊肿通常是机械性外伤致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内,黏液池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或局限,没有衬里上皮。邻近的唾液腺组织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老五潴留性黏液囊肿是唾液腺导管阻塞、唾液潴留致导管扩张而形成囊性病损。相对少见,多见于50岁以后的患者,以口底、腭、颊和上颌窦部常见。囊腔内含有浓稠液物质,衬以假复层、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部分潴留性黏液囊肿衬里中可见嗜酸性上皮细胞。
老六舌下囊肿又称蛤蟆肿,是一种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浅在的囊肿位于口底的一侧,生长缓慢,无痛。囊肿较大时,表面黏膜变薄,呈浅蓝色。深在的囊肿表现为下颌下或颏下的柔软、无痛性肿物,可伴或不伴口底的肿物。组织学上,它可表现为外渗性黏液囊肿,也可表现为潴留性黏液囊肿,但大多数舌下囊肿为外渗性囊肿,因此无上皮衬里,少数潴留性囊肿可内衬立方状、柱状、假复层柱状或复层鳞状上皮。
小朋友如果你不想遇见这些囊肿的话,要坚持刷牙,保护好牙齿。
口腔组织病理学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订阅我们思迈尔医考培训的微信。
来源:原创 思迈尔-杨过 思迈尔齿科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