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科领域一般认为三岁以前的孩子缺乏合作能力,因为他们太小了,成年人与他们还不能建立有效的交流。两岁以前,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和环境之间存在边界,“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是其真实写照;两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边界,超越边界会受到惩罚。比如,两岁的孩子会把手伸进插座里试试,如果吃了苦头,他就知道以后不能把手伸进去了。“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好像不是我的吧?”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写照。“可怕的两岁”不是说这玩的,很多家长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气得肝疼。尽管交流困难,但不少两岁到三岁的孩子完全能够通过行为诱导实现自主配合。博主遇到的最小的患儿,大概在1岁9个月左右就诊。因为住在楼上,只要天气不错,孩子姥爷就带他下来玩;2岁1个月左右已经完成全部的牙科治疗。
两岁的孩子有如下特点:
1、自我中心,孤独,容易受挫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仅为1~5分钟,容易分散;
2、非常依赖成年人,分离焦虑明显;
3、喜欢说“不”。
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接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长需要切实认识到行为诱导的目的和对孩子的长久效应,愿意在孩子身上付出时间和精力;
2、经过初步观察和判断后,不要贸然与孩子接触,尽量让孩子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渐进性熟悉诊所环境和工作人员。家长需要放手,心理上要主动切断与孩子的连接,减少情感上的依赖,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一般需要等到孩子在没有家长陪伴时还能在诊所内自由活动后,工作人员再与其接触。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家长需要接受很多次到诊所什么也没做的现实。
3、尽量避免提出可能出现否定回答的问题,比如“你愿意躺上去吗?”之类。如果孩子说“不”,你也不要太在意,因为他习惯如此。你只需要应用强大的语言和非语言控制力,继续往下做就行;
4、充分调动孩子情绪,大量应用肢体语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催眠敏感度非常高,应用得当,两岁半以上的孩子行为诱导的难度相对较小;
5、在你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家长尽量保持沉默,孩子对于家长哪怕是很微弱的声音都会异常敏感;
6、保持耐心。有时,等待孩子长大一点是很好的策略;向家长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教会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照顾做好口腔卫生显然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7、治疗上,从简单到复杂。注意,你可能只有5分钟的操作时间。熟练的技能和妥善安排的治疗顺序非常重要。
注意到以上细节,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交道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最可伶的一群孩子,还不到两岁,牙还没长齐,就已经是满口蛀牙。从孩子健康和语言形成上考虑,全麻下快速达成医疗目的也许是最佳选择。
也许你会问,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几分钟,遇到根管治疗怎么办?其实,行为诱导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孩子的兴趣。当孩子碰上喜欢的动画片,即便两岁,他也能半个小时不挪窝,兴趣使然。循序渐进,很多不到三岁的孩子接受1小时左右的治疗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