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牙齿不整齐,前牙无法咬合
现病史:患者初中时下颌曾受外伤,但无骨折,后逐步出现前牙无法咬合,并逐渐加重,高中时左侧耳屏前偶有疼痛,读大学后前牙开合无明显变化,左侧耳屏前疼痛消失。
既往史:下颌与下唇曾受外伤
否认系统性疾病与传染病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否认不良口腔习惯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面部左右不对称
—颏部略右偏
—右颊部较丰满
—唇肌较紧张,下唇略外翻
—均面形
—凸面形
—鼻唇角略小,颏唇沟较浅
—下颌后缩,颏位靠后
—颏部形态不良、肌肉紧张
—上中线左偏,下中线右偏
—咬合平面右低左高
—前牙开合
—右侧磨牙近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
—左侧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近中关系
—前磨牙区及前牙区均为开合
—右侧自第一磨牙开始至侧切牙均为反合
上牙弓:尖圆形,25腭侧完全错位,26前移
下牙弓:卵圆形,下前牙区拥挤
牙位与肌位一致
开口度和开口型正常
TMJ无弹响疼痛,双侧髁状突动度基本一致
发音、呼吸正常,伸舌吞咽,舌体大小正常,唇、颊、舌系带无异常
上牙弓拥挤度9mm;下牙弓拥挤度7mm;
上牙列中线左偏1.5mm,下牙列中线右偏1mm。
Spee曲线1.5mm;前牙开合3mm;深覆盖4mm
Bolton指数:前牙比(78.8±1.72%):80.7%
全牙比(91.5±1.51%):92.9%
Pont指数:
第一前磨牙指数(82.16±4.22):82.72
第一磨牙指数(63.36±3.64):64.97
治疗后关节截图(CBCT)
治疗后气道截图(CBCT)
治疗前后重叠图
治疗前后面相对比
治疗过程中侧貌变化
治疗前后口内相对比
治疗前后口内相对比
矫治体会
矫治体会
拔牙模式:患者25腭侧完全错位后左上磨牙前移,使左侧磨牙关系接近完全远中,而28牙冠较小,故正畸矫治拔除了14,18,25,28,35,45,于上颌第一与第二磨牙间颊腭侧各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运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磨牙,内收前牙并纠正中线,适当远中移动左上牙列。下颌第三磨牙矫治前并未拔除是因为其生长对矫治有利,建议其矫治后拔除。
横向不调:牙弓宽度轻度不调的解决在于上颌适当的扩弓与后退左上牙列,以及下颌适当的缩弓与下磨牙前移,矫治后上颌磨牙宽度由41.8mm变为43.1mm,下颌磨牙宽度由39.6mm变为37.8mm。
矢状向、垂直向及开合:上颌磨牙压低及下颌磨牙前移产生的楔形效应,上前牙适量内收产生的钟摆效应,以及肌功能训练的综合作用解除了患者的开合,并使下颌逆时针旋转,矫治后患者的侧貌得到极大改善,达到了近乎“颏成形”的效果。
作者简介
王华桥,在职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治医师、讲师,世界正畸联盟(WFO)国际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Invisalign隐形矫治认证医师。于世界排名前五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牙学院完成正畸住院医师培训,擅长细丝轻力矫治技术、微种植体支抗(MIA)技术、自锁轻力矫治、Invisalign隐形矫治技术。
参与重庆市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CSCD核心库正畸专业文章5篇,近年来在《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等国内顶级专业杂志发表Case Report 数例。
2007年《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发表种植体支抗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著
2010年获全国研究生正畸病例大赛三等奖
2010年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一届正畸病例比赛二等奖
2012年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二届正畸病例比赛二等奖
2013年所带教研究生获“光荣与梦想”全国研究生正畸病例大赛二等奖
2014年“AO正畸大赏”全国20强
2014年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三届正畸病例比赛二等奖
2014年参与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编教材“口腔正畸学”的撰写
2015年COS全国口腔正畸青年医师优秀病例展评优秀病例
2015年获重庆市口腔正畸病例大赛一等奖
重医口腔正畸王华桥
来源于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