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霁文,廖健,王永,张忠平,王小玲,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
磨牙牙体严重缺损,余留冠部牙体组织剩余不多,多需米用桩核修复,但传统铸造桩核修复多根磨牙时,因难以取得良好共同就位道,修复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的出现很好的解决各根之间就位道的问题,并能取得良好的固位支持作用。我科自2014年来采用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修复磨牙残冠10+例,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36岁,2015年2月日因左上后牙疼痛于我院就诊,要求修复左上后牙。口腔检查:26牙合面见白色充填物,叩(一)、松动(一),牙冠大部分缺损,剩余牙体组织最低处不超过龈下1mm,X线片显示患牙3根管已完善根管治疗。诊断:第26号牙体缺损。
1.2方法
去除牙合面暂封材料,暴露髓室与根管口,去除软化牙本质及薄壁弱尖,选择腭根作为分体部分,颊侧近远中根作为一体桩核部分。去除根管内充填物,行根管预备,预备深度约为根长的2/3~3/4,直径约为根径的1/3,根管之间无需共同就位道,预备后根管和牙体无倒凹。
硅橡胶(日本GC)取模,采用一次两步法,送义齿加工厂制作。1周后,分体桩试戴边缘密合,玻璃离子(富士I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按照全冠预备要求行牙体预备,硅橡胶取模,1周后全冠试戴,顺利就位,边缘密合,调整咬合后,玻璃离子粘固。
2.结果
在修复的所有病例中,分体桩核就位后,均稳固无翘动,边缘密合,粘固后患者未诉任何不适。分别在术后第1,3,6个月复诊检查,全冠固位良好,未见松动脱落。
3.讨论
磨牙因龋病、磨耗等因素造成牙体严重缺损,导致牙体自身固位抗力不足,修复时需要桩核以增强牙体的固位型及抗力形,在以往临床治疗中采用成品桩,往往因为就位道难以一致而仅采用2根,甚至1根固定桩,从而导致修复质量低,并且以往采用成品桩中以玻璃纤维桩居多,而据侯秀娟等研究发现,玻璃纤维桩的抗折强度要明显低于铸造桩,特别在修复咀嚼力较大且无牙本质肩领的患牙时,需慎重选择玻璃纤维桩修复。
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系统使难以获得足够固位力的磨牙缺损的修复成为可能。分体桩核主副件分别就位,无需过多考虑共同就位道,减少牙体组织的预备量,且主副件间采用嵌入式的接触方式,利用多根间的相互制锁作用,加强桩核的固位力,避免桩核发生脱位。在本科室10+例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修复病例中,分体桩核就位后,均稳固无翘动,边缘密合,粘固后患者未诉任何不适,后期将进一步观察冠修复后患牙的长期情况。
来源:贵州医药2016年第40卷第5期 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