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易感性检测试剂技术手册
前言
龋病是一种常见、与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相关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
近 20 年来尽管人民整体健康和口腔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口腔疾病,尤其是龋病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以儿童为例:儿童从 1 岁左右起就可能患龋,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患龋率直线上升,7、8 岁时达到高峰。2005 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5 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 66%,人均有 3.5 颗龋坏牙,居世界高位。12 岁儿童恒牙患龋率达到 28.9%,70%以上的成年人罹患龋病,且大多未得到治疗。因此,龋病是影响我国人群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儿童乳牙龋齿不仅会造成疼痛,影响日常的生活,更影响儿童食物的摄入,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龋病是造成成年人第一恒磨牙丧失的最主要原因。
龋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细菌、食物残渣、以及牙齿发育的问题。龋病可防可治。龋病有明确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包括个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医生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人都是有了症状才就医,而仅靠医生的临床治疗是不能从整体上减少群体龋病的患病率,改善大众的口腔健康的。预防龋病的发生胜于治疗。
Cariostat 龋病易感性检测法与龋易感风险评估量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用于个体和群体龋病风险评估的方法为有针对性的、精准化的龋病预防以及口腔健康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既能将龋高危易感人群从普通人群中快速筛选出来,又可以在龋病发生之前,量化地评估其龋病发生的风险,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靶干预”式的综合干预措施。
本指南从 Cariostat 龋易感性检测试剂简介、原理、检查结果判定、临床操作注意事项、调查问卷的内容、诊断与后续治疗设计和病历资料的保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旨在为 Cariostat 龋易感性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本指南是在现行标准和当前认知的水平下制定的,随着相关的标准和知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指南的相关内容也应适时进行调整。
一、 龋易感性检测的简介
龋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在人的口腔内寄生着大量细菌,其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是公认的致龋菌。这些滞留于牙面菌斑内的细菌共同作用,利用牙面残留的碳水化合物而代谢产酸,从而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溶解、腐蚀性损坏,进而形成龋齿。
目前人们通过在体外培养检测口腔内致龋菌群的产酸能力,对龋病的患病风险进行早期预测,该类检测方法叫龋易感性检测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龋病活跃性试验法之一。Cariostat 龋活跃性试验法(又叫龋易感性检测法)通过对口腔内致龋菌群的产酸能力进行精确把握,进而对被检对象的龋易感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分级。本方法作为一项内科型龋病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口腔医疗诊疗和体检,口腔健康教育,尤其是低龄儿童健康体检、群体性龋病预防工作等众多领域。
二、基本原理
本试剂由胰蛋白示、蔗糖、氯化钠、溴甲酚等组成。以胰蛋白为氮源、蔗糖为碳源、溴甲酚为酸性显示剂,用棉签轻轻擦拭牙齿表面采取菌样,经 48H 的 37℃恒温培养,通过肉眼观察试剂颜色的变化,从而对致龋菌群的生长及分解蔗糖的程度进行结果判定,进而判定机体对龋病的敏感度。
三、适应人群
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孕妇,婴儿乳牙萌出前的口腔检查、幼儿体检、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成年人、智障儿等有特殊需要的人群。
四、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
4.1 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取样前准备工作,检查人员着装要规范,戴好口罩和橡皮手套,检查开始前将每个检测试剂瓶标好序号。取样前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取样,取样时用无菌棉棒在上颌磨牙颊侧近牙颈部和下前牙唇侧牙颈部擦拭 3~5 回,将棉棒放入试剂瓶内,在 37℃恒温箱内培养 48 小时后,根据颜色变化,读取检验结果,Cariostat 值可分为 7 个等级检验结果判别参考表附后。
图一、 龋易感性检测技术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示意图
4.2 注意事项
1、抗生素使用期间,深度洁治,使用氟化氨银后,避免取样。
2、读取结果后的试剂瓶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表一、检验结果判别参考表
Cariostat 龋易感性检测结果读取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