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中国,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扩大,使得许多文化不断发展,背景音乐就是其中一种。背景音乐主要指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地作用于主体意识行为的音乐,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其可以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能创造轻松愉快环境气氛,有利于医疗工作的进行。
一、背景音乐应用现状
背景音乐在商场、宾馆、餐厅等很多公共场所中早已广为使用,而近年来,音乐也开始走进医院,在诊疗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频率、声压来影响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从而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研究证明,在分贝较低的柔和音乐背景下,人们会感到轻松和愉悦,声音可激发起人们的不同情感,负面心理通过优美音乐可以转化为正面生理效应[1]。对患者而言,就能消除他们的不良体验,改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更好为大众服务。背景音乐作为一种医院文化的载体,背景音乐可以带给患者就医时的直接感受,而这一感受关系到患者对医院印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医院良好的形象。随着整体医疗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背景音乐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医疗内涵。此外,声乐蕴含的情感极其丰富,因此对医护人员同样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工作,紧张的情绪会得到舒缓和调节,使人的大脑深度放松,带来轻松、愉悦,有利于医务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消除负面情绪影响,加强医务人员间工作的相互配合和沟通。
口腔门诊播放背景音乐,通过对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调节,起到一定的缓解紧张、镇痛作用,重视了患者的感受,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整体医学内涵,而且有利于口腔医生诊治过程的顺利进行,背景音乐用于口腔诊室,成本低、不需要较高的物质投入,也不需要专门的人力投入,经济方便,患者较容易接受。通过调节患者的脉搏、血压及神经系统,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可以调整医生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有良好的实用性,值得口腔科广泛使用。最新研究表明,音乐信息的刺激可促进身体内腓肽的分泌,具有自然的麻醉效果,注意力集中到对音乐的欣赏上,转移了对疼痛和疾病的注意,因而痛觉减弱,分散其对治疗的担心,对口腔治疗机械的恐惧,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松弛血管壁的紧张度,并且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内分泌趋于正常,使病人血压、脉搏正常[2]。 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形成良性的心理生理循环。 音乐通过调节心理和情绪状态,与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是互相影响、互有联系的。所以背景音乐有一定的镇静、镇痛、降压等治疗效果。
1. 口腔门诊背景音乐选择
根据音乐心理治疗的理论并结合牙科患者的特点,背景音乐体裁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宜选用“清、微、淡、远”等音频特征的曲目。好的背景音乐使人轻松愉快、大脑及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能使人精神焕发,消除疲劳。在口腔门诊过程中宜播放中音调的曲目。既要让患者感受到音乐的优美节奏、旋律,但又不能喧宾夺主,音量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背景音乐的声压级高出现场声音4~6 dB较为适宜,音量太大,会适得其反,变成一种扰人的噪声,使人感到不安、浮躁。就音乐的声音而言,背景音乐要讲究音量的大小,分为高、中、低。高音代表呐喊、活力,听了令人兴奋、激动;低音代表低沉、压制,听了令人沉重压抑;而中音代表松弛、舒畅,听了令人平静、安逸[3]。背景音乐因人而异,所以在不同的科室,不同的人群,有有不断变化,才能得到显著效果。研究表明,不同的音乐音乐的类型,对脑部血液循环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音乐会增加脑部的血量,使血液活动顺畅;有的相反,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缓和外界的刺激。因此,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应该千篇一律,应根据音乐心理治疗理论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播放内容。
2.口腔门诊背景音乐应注意的问题
口腔门诊选择背景音乐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对于一些宗教意味太浓、中文情歌、政治音乐、不适合在口腔门诊内播放。在日常安排上特别是早上的时候应该播放一些轻快积极的音乐,让员工和顾客都有个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对于一些撕心裂肺的摇滚不宜在门诊播放。 对于一些古典民乐的选择要慎重,像二胡、唢呐、古筝这类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适合茶房,但不一定适合口腔门诊,因为牙科是现代医疗技术[4]。背景音乐可以创造温馨的诊疗环境,对牙科畏惧症的改善和降低紧张心理有显著作用。但由于患者个性及爱好不同,对不喜欢的音乐视为噪音,也会加重心情烦躁,也有很多患者由于紧张而对背景音乐并不敏感。
目前,背景音乐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医护人员缺少背景音乐方面知识的正规培训,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社会经历、民族、性格、音乐爱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来选择背景音乐,以及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来源于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