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拥挤一例
作者:苏杰华,刘佳莉,王海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患者,男性,26岁。主诉上、下牙列不齐,既往素健,否认全身性疾病及家族史。3年前1牙因外伤折断,行根管治疗及冠修复,6因龋行根管治疗及冠修复。面观面中、上部基本对称,颏部稍右偏,面高协调,闭唇自然。侧面观为直面型,双唇形态正常,颏部发育好,颏唇沟自然(图1)。
图1术前面相
双侧颞下颌关节张口度正常,张口末稍左偏,双侧张口末闭口初有轻微弹响,关节及相关肌群无自发疼痛和压痛。口腔卫生不良,菌斑软垢多;全口牙齿牙龈轻度退缩,未见牙龈红肿、未探及牙周袋。牙列完整,888形态好,位置正,8部分萌出。16烤瓷冠修复,颈缘密合度欠佳,龈缘呈暗红色,探诊出血。544牙颈部楔状缺损,探触敏感;1近中邻面树脂充填,形态及色泽欠佳;且远中邻面颈部中龋,灰黑色,探诊敏感,无自发痛,冷热诊(一);讨颊舌侧未见脓瘘口,叩(±)。上下牙弓方圆形,基本对称,上、下前牙区中度拥挤、不齐,拉反牙合,拉唇向错位。上中线左偏2mm,下中线右偏1mm;前牙覆牙合5mm,覆盖浅,双侧第一磨牙中性关系,左侧尖牙尖对尖关系。1牙腭侧黏膜稍膨隆,扪诊质硬(图2)。
图2术前咬合相
曲面全景片可见1为桩核冠、根尖1/3欠充,但未见阴影。1根方见多生牙高密度影。6远中根外吸收、根管欠充,根尖周围可见透射阴影,牙周膜增宽。上前牙及63近远中牙槽骨度轻度水平吸收。1牙根尖片见其牙周膜清晰度尚可,未见根骨粘连。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示患者为I类、均角骨面型,上前牙和下前牙唇倾度减小(图3)。
图3术前曲面全景片
上颌牙列拥挤度:上颌8mm,下颌8mm。前牙Bolton指数协调。诊断:安氏I类错合,骨性I类错合,均角骨面型;慢性牙周炎静止期;1根管欠充,1远中颈部深龋,6慢根尖周炎、544颊侧楔状缺损;1腭侧多生牙1个;16不良修复体。
根据患者要求和检查的资料,设计整体治疗方案:首先完善牙体牙周治疗,1暂时冠修复,拔除1腭侧多生牙;其次进行正畸治疗,拔牙解除前牙拥挤,排齐上下牙列,纠正中线,关闭拔牙间隙,协调咬合,维持面型;正畸术后半年1全冠修复。
因6牙远中根明显吸收且伴有根尖阴影,口内医师认为其远期预后差,但近中根仍可治疗保留,故可选择三种不同的拔牙模式,提供间隙用以排齐牙列。各方案的利弊、疗程和费用略有差异。
(1)拔除4464,术后右侧后牙为完全远中关系。其优点是拔除预后最差的6牙,术后无需修复治疗,患者利益最大化;缺点是正畸治疗难度较大,疗程较长,且存在6区牙槽骨吸收、间隙无法完全关闭和局部牙龈退缩的风险。
(2)拔除4464远中根,6近中根完善治疗后暂时冠修复,术后右侧后牙为远中尖对尖关系。其优点是拔除6牙外吸收的远中根,并且关闭拔牙间隙;缺点是正畸治疗中右下后牙区常规颌内支抗稍不足、难度增加,需种植支抗或者颌间支抗辅助前牙后移和牙列排齐,且6近中根需修复治疗,增加费用且不是天然牙。
(3)拔除44644,双侧后牙为中性关系,保留6间隙,择期种植或固定桥修复6牙。其优点是正畸治疗相对较简单、疗程较短;缺点是6缺牙区需修复治疗,增加费用且不是天然牙。
患者经考虑后选择方案1,依次完成以下治疗:完善牙周基础治疗、口腔卫生宣教;拔除1腭侧多生牙;1拆除烤瓷牙和根管桩、完善根管治疗,并行纤维桩自凝树脂暂时冠修复;51完善树脂充填;拔除4464牙。
正畸治疗初期后牙区采用0.018×0.025英寸不锈钢片段弓丝,移尖牙及两向远中,解除前牙拥挤;上颌后牙咬合垫抬高咬合,安装前牙矫治器,排齐牙列、整平牙弓;术中咬合加深,戴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滑动法关闭间隙、适当内收上下前牙,同时纠正中线;前牙小导板配合短II类牵引,依次移上颌和下颌后牙向近中,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阶段7予以后倾曲正轴,协调咬合。治疗36个月后,拆除矫治器,牙面清洁抛光,戴用压膜保持器(图4,图5)。
图4术前头颅侧位片
图5 正畸术后面相
正畸治疗结束后半年,咬合稳定,1行全瓷冠修复,夜间继续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和牙周维护治疗。矫治结束后患者保持直面型,上下牙列排齐、前牙覆合覆盖正常、中线对齐,右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尖窝对位良好、咬合紧密。曲断片示全口牙牙根平行度良好,牙槽骨水平未见降低、根尖未见明显吸收,87牙根基本直立(图6)。1牙永久修复后形态色泽改善,龈缘炎症消失(图7,图8)。
图6正畸后咬合相
图7术后曲面全景片图8术后头颅侧位片
图9正畸术后1.5年面相
图10正畸术后1.5年咬合相
来源:口腔颔面修复学杂志2016年9月第17卷第5期